有教养的孩子总不会差

日照日报 2018-08-05 06:38 大字
郑艳

三年前,老同学给我电话,说儿子中考完毕,要去泰国旅行,找我帮忙换点外币,我自然满口应承。印象中,差不多在他儿子刚会走路时在一家酒店吃饭偶遇过,白白胖胖的小家伙,很是可爱。如今时光流转,马上就成高中生了。铃声响起,接通电话,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阿姨你好,我是某某某……电话接的很是舒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第一印象的好感度蹭蹭往上升。撂下电话噔噔噔下楼,看见少年戴一顶黑色的太阳帽,帽沿朝后,酷酷的,模样很像他的老爸,脸上略带一点少年的羞涩。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填表,排队,办理业务,整个过程少年安静礼貌,有问有答,感觉真是一个小绅士。业务办理完毕,跟我致谢道别,目送少年离开,心情真是愉快,然后抄起电话打给老同学,告知业务OK,当然不忘大大夸奖了一下孩子。自此,这个彬彬有礼的少年形象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日子就是这样,无论你开心或烦恼,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的往前奔,不留恋,不回头。转眼又是三年过去,当年中考的少年俨然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同学的电话又响起,孩子要来办张银行卡。电话铃声响起,还是那句熟悉的:阿姨你好,我是某某某……三年高中生活的磨砺,个头虽长高了,依然是彬彬有礼,略带羞涩的神情。孩子的稚气还未完全退去。言谈中,知道即将进入心仪的大学开始新的人生旅程,不由暗自祝福并且相信,这个少年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前几天去朋友的店里办点事情,刚进店门,朋友在里间,前厅里坐着他的女儿,我没瞅见朋友,就跟他的女儿打了个招呼:你好~女孩拿着手机应该是在看视频,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接着低头继续看她的手机,一时弄得我有点小尴尬,恰好这时朋友走出来,一阵寒暄,解了冷场的围。事情办完,起身告辞,朋友提醒女儿,跟阿姨说声再见啊,女孩依旧抬眼看了看没有吱声,又低头看她的视频了。回家之后,越想越觉得有必要跟朋友提个建议,于是发了条微信,大意是你家姑娘挺高冷哈。朋友回复,她就是不大爱说话,大了就好了(女孩已是大一的学生,应该算是长大了吧),既然朋友这样说,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说我年轻的时候也不爱跟陌生人说话之类。但我记着我那时虽不主动搭理陌生人,但如果对方跟我打招呼的话我肯定是要回应的,觉得这应该是最起码的礼貌。当然,我并不是指责朋友家的孩子,因为我并不真正了解她,她也许优秀且活泼,只是我还没发现。可问题也在这儿,对一个我们从来不认识的人,我们只能通过初次见面的言谈举止留下第一印象,从而确定会不会再继续交往下去。微信圈里好多文章都提到一句话: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忠于品质。这种喜欢当然不仅仅限于男女之间狭义的感情,大而化之,也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交往的第一印象,中国人相信相由心生。一个人的修养就是他的颜值,有了这种颜值的人,品质能坏到哪里去?

不同的行为,一个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一个让人尴尬冷场,我无意拿两个年轻人的行为作比较,只是有一点点的感慨。然后忽然脑子里就冒出这么一句话:有教养的孩子运气总不会太差。这句话应该来自善良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我略加修改。教养不是来自一朝一夕,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校的循循善诱,个体自身不断的学习与领悟等等。随着时间的增长,它会写进你的眼神里,刻进你的骨子里,溶进你的血液里,举手投足间,如影随形地展示着你的优雅与自信。我们穷尽一生,不断地完善自我,获取自我价值,而这种深刻到骨子里的教养会让我们展现出更加完美的自我,即使平凡,也不掩璀璨。

那个略带羞涩表情的安静少年已深深植入我的脑海,即使日后长大成人,我依然会牢牢记得这个少年的形象,因为这已不仅仅是一份记忆,它已化作一种力量,推动我们向着更美好的未来一步步走近。

新闻推荐

泰警方:凤凰号少装三个抽水泵

据泰国媒体报道,在普吉岛海域船难发生两周后,普吉岛海上救援中心17日正式开通。同时,泰国警方17日公布了沉船事故的进一步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