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前景广阔

广西日报 2018-03-30 07:30 大字

黄信

近1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主要集中在货物贸易,其次才是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货物贸易可分为农产品贸易和工业品贸易,生态原产地产品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贸易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贸易增长较快。但现阶段,这方面的贸易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双方农产品生产成本高,标准低,档次不高,初加工产品比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检验检疫发现的问题如农残、致病微生物等问题仍较多。随着区域贸易中标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双方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是有效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

作为生态原产地基础的原产地,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所给予关税优惠的商品“身份证”。按照该协议,出口企业持有相关原产地证书可享受1.8%关税减免率,这就大大增强了出口企业在自贸区的竞争力。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促使关税减免早已成为事实,但各国仍要面临更高层面的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问题。

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各国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发展不均,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正是缩小这些差别的有力举措。可以说,中国与东盟在生态原产地领域的合作凸显政治、经济和外交的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双方在生态保护合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2013年6月,在APEC第37次知识产权组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促进亚太地区地理标志保护与经贸协调发展行动计划,这一倡议受到APEC成员广泛关注,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经济体积极响应。

泰国是依靠特色产品产业在东盟处于较为有利竞争地位的国家。2013年8月,中国与泰国签署了《地理标志保护备忘录》。同时,中国与越南等其他东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双边合作也逐渐上升为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的生态环保合作论坛日益引起各界关注和重视,前景广阔。

在推进中国-东盟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的进程中,树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生态保护合作的整体性理念最为关键。在达成生态保护合作共识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生态原产地保护合作工作,既包括环保合作、绿色增长合作、可持续发展合作,又包括从地理标志到原产地再到生态原产地保护的合作过程。

可以相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融合的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生态原产地保护的双边或多边合作中将走出一条新路子。

新闻推荐

泰国普吉翻车事故受伤中国游客治疗进展顺利

据新华社曼谷3月26日电(记者杨舟)据中国驻泰国宋卡总领馆26日通报,23日在泰国南部普吉遭遇车祸的受伤中国游客目前在当地医院治疗进展顺利,情况稳定。一辆载有16名中国游客的小巴车23日晚9时许在泰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