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卖菜,质量别“菜”
据法治日报报道,有关网上买菜的用户体验中,不乏产品质量瑕疵、定价定量无标准、缺斤短两、售后维权难等问题。在第三方平台进行检索,相关食品质量投诉超过千条,涉及多个不同的生鲜电商平台,有人买到过发臭的肉、满是血水的虾等。
因为切中居民的日常买菜需求,又具备方便、快捷、高效等优势,再加上疫情期间用户线上购买物资的需求暴涨,生鲜电商的交易规模在去年同比增长了27.92%。可以说,在经历了风口、上市、挣扎、关闭、转型等多轮市场洗牌后,目前仍留在生鲜电商赛道的几家企业,已经成为不少网友宅家买菜的坚强后盾。
不过,对于生鲜电商来说,便捷最多算得上“一技之长”,品质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部分生鲜平台,恐怕并没想明白这条准则,竟在菜品质量上动歪脑筋:有的在完好的蔬菜下面藏一些干瘪或蔫了的菜叶;有的估计用户大多不会称重复核,就在分量上做起文章;更有甚者,通过篡改日期等方式,踩踏食品安全红线。今年3月,叮咚买菜被曝前置仓存在用死鱼冒充活鱼、擅自“翻包”换签、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问题,被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行政约谈并启动立案调查。此类乱象频发,引发消费者疑虑。
线下买菜,眼见为实,有一定的挑选空间;线上买菜,看图选购,送来什么就是什么。相比之下,选择线上买菜的用户,无疑是对平台和企业抱有莫大信任。如果这份信任没有得到珍惜,用户买到的是不新鲜甚至是不能吃的食材,那即便送来得再快、下单时再顺手,仍然是一次劣质、失望的消费体验。不管老百姓在哪买菜,最终都是为了吃饱和吃好;如果平台满足不了这两个基本诉求,用户早晚会“下线”。眼下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不少生鲜电商确实因此迎来了较高的关注和热度。不过,疫情终将过去,单凭居家用户的物资需求来扮靓销量数据,绝非长久之计。
网上卖菜,也要遵守保质保量的市场规则。这是用户的需要、监管的要求,也是生鲜零售平台最该想明白的道理。
(辛音)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郭小军)近日,神木职教中心开展了“反校园欺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切实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发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