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对卖俗扮丑的“顶流视频”,就得顶格处置

济南日报 2022-03-30 11:30 大字

黎青作

□肖明君

编者按 火爆各大平台的短视频和直播,无疑是当下的风口行业,十分“吸粉”,也十分“吸金”。但是野蛮生长带来的行业乱象,也正在将其不断抛在风口浪尖上。昨天,本报转发新华社调查《卖俗扮丑的“流量乞丐”为何屡禁不绝?》,文中提到,网络直播平台上部分主播以低俗、恶俗直播内容博眼球,沦为“流量乞丐”。本期评论版聚焦“流量乞丐”等网络直播乱象,深度剖析并反思这些问题滋生的社会原因,以期为净化直播行业生态和网络空间提供借鉴。

一般来说,短视频和直播被视为打发“碎片时间”的绝佳消遣方式,但各大平台对于无下限内容的推送却是“全天无休”的,其危害因此是“全时”的。如果说,类似生吃鸡蛋、酱油洗头、拖鞋打屁股等行为所展现出来的,不过是一种无厘头、低趣味,那么利用短视频和直播搞违法犯罪活动,便是底线之下的“大恶”了。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公司存在由男子冒充女主播,诱骗用户刷礼物、打赏,专骗粉丝的行为。对于这些诈骗,究竟有多少人曾被“套路”过,又有多少人对此是完全免疫的?这已经不是统计学能回应的问题了。基于短视频和直播的行业现状,国家网信办近日部署开展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就将“全面清理违规直播和短视频”作为一记重拳,列入重点整顿任务清单。不管不行了!

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那些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其最大坏处与其说是挑战了底线、侵蚀了法律,倒不如说是败坏了人心。要知道,目前国内短视频行业活跃用户已经达到9亿多,这样的规模和体量,足以称得上“绝大多数”。如果任由这么多人被“色、丑、怪、假、俗、赌”裹挟而坐视不理,秩序就会沦丧、道德就会坍塌、人性就会扭曲。有两点尤其值得注意,一是野蛮生长的直播行业会导致管理失序。比如,很多劣迹艺人已经长期被正规渠道封控,如今却在直播平台上找到了“夹缝生存”的机会,甚至在大量粉丝的追捧下,迎来了“新生”,博得了又一个事业高峰,对于这样的违规复出,如果不及时在管理上“找漏洞”“打补丁”,那就等于将以往的严格管制化为无形,让以往的各种“大力打击”效力归零;二是内容不健康短视频导致弱势侵害。比如,国家三令五申,将短视频和直播领域作为未成年人的禁地,当说好的“青少年模式”还在路上的时候,竟然已经有人把未成年人放到了镜头里,一些不法账号让未成年人频频出镜,打造和推送“网红儿童”,这样的话,未来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如何保障?

毫无疑问,打击短视频和直播乱象,需要持久发力、重拳出击。对于那些卖俗扮丑的“顶流视频”,就得顶格处置。当然,管理并非易事。针对部分网络主播“打游击”的特点,一方面,应该加大线上清理力度。业内认为,这需要相关企业、直播平台、主播、品牌等参与方协同发力、严格自律,从源头上遏制乱象的发生。其实,有些平台在技术上已经能够做到通过日常巡检、模型识别、用户投诉受理等方式发现违规内容,让经常变换账号的违法主体无处可藏。另一方面,应该加大线下查处力度。相关方面要采取集中整治、定时巡查等方式,实施常态化监管,加强直播实体和直播地管理。目前,文化和旅游部针对违规的网络表演行为提出“黑名单”制度,被列入名单的表演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这种方式力度很大,值得借鉴。当然,最有效的监管还是社会监管,这就需要织起一张社会监管之网,通过动员广大网民和公众自觉抵制低俗内容,以此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新闻推荐

严防疫情反复 坚持就是胜利

最近全国疫情反复暴增,国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面对突然暴增的情况,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快三年,在这期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