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苏轼险境“识人” 侯兴锋

滕州日报 2022-03-24 10:33 大字

早年,苏轼在湖北做官的时候,曾交往过一个朋友,名叫章惇。此人富有才华,豪爽大方,正是苏轼所喜欢的那等人,以为很值得深交。但在一次深山旅行中,却让苏轼意外看清了章惇真实的一面。

有一次,苏轼应章惇之邀到一个叫芦关的地方旅行,芦关地处群山,景色瑰丽,是文人墨客游玩的好去处。二人相携进入深山,往前走到黑水谷,来到一条深涧边。只见深涧上架着一条窄木板,下面有百尺光景,有深流滚翻倾泻,两侧巨石陡峭。章惇见到此等险峻形势,丝毫不感到惧怕,向苏轼提出从木板上走过去,在对面岩石的峭壁上题一行字。一般文人游客都常常在名胜之地题词以留下墨宝,但此处如此险峻,很少有人敢于以身犯险。苏轼胆小,不肯过去,章惇却无动于衷,镇定如常,独自走过那条深涧,然后把长袍塞在腰间,抓住一根悬挂的绳索,坠下悬崖,到对面小溪的岸上,在岩石上题了“苏轼章惇游此”六个大字。随后又轻松自如,若无其事般由独木桥上走了回来。

对于章惇的表现,苏轼沉思良久,忽然用手拍了一下他这位朋友的肩膀说:“终有一天,你会杀人的。”章惇一愣,不喜地问:“为什么?”苏轼回答说:“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

章惇很不以为然。

果然,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的初夏,章惇登上相位,大权在握,便彻底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开始大肆打压自己的政敌,并致许多人死于非命。即便是对自己曾经的朋友苏轼,他也毫不手软,利用机会,把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贬谪到当时的蛮荒之地,甚至连官舍也不让他们住,竟然逼迫他们租房住,可谓手段毒辣至极。

人性是复杂的,具有隐蔽性,乍一接触,往往很难看得出一个人的真面目。所以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人,就需要经历一些特殊的事情或者长期观察其生活中的细节,方能渐知本性。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新闻推荐

【视点】 用工市场如何暖起来

敖蓉吴佳佳曾诗阳覃皓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