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提高网贷风险防范意识

雅安日报 2022-03-23 08:54 大字

“零门槛”“无抵押”“零利息”,这样的网络贷款可信吗?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大学生们的消费需求也不断高涨,一些不良网贷乘虚而入,如果不注意辨别很容易上当受骗,导致个人资产和信誉受损,甚至因恶意催收产生严重后果。相关部门提示广大学生,谨防不法分子贷款套路,远离校园不良网络贷款侵害。

校园不良网贷套路多

网络平台“零息”贷款陷阱。一些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和科技公司合作,通过“日息低”“零利息”等虚假宣传,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其实,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各类隐性成本,此类宣传故意模糊实际借贷成本,产品综合息费率水平可能很高,一旦逾期还会产生高额费用。

网络平台恶意催收。部分大学生在非正规的互联网平台贷款后,一旦逾期未还款,自己和身边的家人朋友就可能遭受短信、微信、电话的骚扰,以及侮辱、恐吓、威胁及暴力催收。此外,网络平台可能采取冒充执法部门等手段进行恶意催收,极易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注销校园贷”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冒充互联网平台客服,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大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贷款、家庭住址等信息。在大学生放松警惕后,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紧急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产生高额滞纳金等,其最终目的是诱骗大学生在贷款平台贷款后将资金转至不法分子账户。

“元宇宙”“区块链”网络陷阱。目前,网络上出现一些“小游戏”,假借“元宇宙”“区块链”等概念进行炒作,宣称“边玩游戏边赚钱”“投资周期短、收益高”,诱骗学生通过兑换虚拟币、购买游戏装备等方式进行投资,甚至诱骗无经济基础的学生向网络平台贷款用于投资,最终卷款消失。

理性消费是关键

因上述校园不良网络贷款背后隐藏着极大危机,相关部门提示广大学生,树立良好消费观念,提高网贷风险防范意识。此外,大学生要科学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开源节流、量入为出,不给校园不良网络贷款留下可乘之机。对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要有正确评估,不要不计后果盲目借贷、过度借贷,否则会使学生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

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若确有借钱需求,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也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或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进行咨询办理。

如果不幸遭遇不良网络贷款,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受不法分子胁迫或采取极端解决方式,而是要积极保留证据,保持与家长和学校的密切沟通,必要时选择报警处理,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 蒋阳阳

新闻推荐

整治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空间 新华社记者徐博 字强

“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