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
一
晚上,我走出家门。夜轻得就像薄纱,毫不遮掩月的清丽。使人感到朦胧的,反倒是我早已习惯的视力。刹那间,一颗极亮的星闯入我的视线。它正陪伴着月亮,孤独而高调地挂在夜空。
此情此景,让我脱口而出的,不是“愿逐月华流照君”之类文采斐然的诗句,却恰恰是幼时背过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了。
我的心中,泛起几丝涟漪。
二
渐渐成长起来的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拥有了自己的审美体验。于是,开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正如眼前这景象,不正像是士兵坚毅地守卫自己的君主吗?不正像是前行路上二三好友携手赶路、共奔前程吗?不正像是孩提时代的我们,手里紧紧捏住母亲的衣角,一脸懵懂与依恋吗?
我把纯真视若珍宝,于是它从天而降击中我。至于孩子们口中的“白玉盘”“瑶台镜”,如此无厘头的话语,却也同样珍贵。
儿童的不识,是襟怀坦荡,是纯真性情毫不遮掩的外露。在现实的种种纠结、复杂与喧嚣面前,一颗因有向往而不被污染的心,如同一把芭蕉扇,拨走虚伪与浮华,只留下习习清风,悄无声息地穿堂,奔向月亮。
三
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没有人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姿态。
世界太大,鱼龙混杂。我们与善意和智者同行,有时却也不可避免遭遇恶意中伤。每次的磕磕碰碰,都是一种成长。至于成长的代价,则可能是一阵心伤,甚或“蜕一层皮”的苦痛。有人为此珠泪暗垂,感叹人生多艰,放弃挣扎而融入平庸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心中高擎火把的人,因为外界阻力的强大而愈加强大,在生活中在阅读中在前辈的提醒中,吸取教训,斩断也曾畏惧的重重荆棘。
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为人耿直。在李陵走投无路投降匈奴之后,司马迁不惧汉武帝的天威,挺身而出为老朋友辩护,并因此惨遭奇祸。面对奇耻大辱,司马迁曾经想过自杀。但是,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转而发奋写作。历时十三年,终于完成了《史记》。
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像司马迁那样,面对命运的不公,绝不逆来顺受。他们坦然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强大自己、绽放自己,终有所成——如果境遇艰难,就努力去克服它;如果遭遇不平,就勇敢去对抗它;如果心有猛虎,就尝试去驾驭它。执着的信念最终成就了他们。他们无一例外,都有颗纯真的心。那颗勇敢的心,在坚硬的钢铁包裹之下,有力地跳动着。他们的名字,叫做强者。
凡及纯真,都是我们应该刻意保有的东西。
在重重压力面前,我们选择坚守最初的梦想,这是一种纯真;在生活的欺骗之下,我们仍然相信真诚的诺言,这是一种纯真;在一次次遭遇挫折的前提下,我们选择屡败屡战,这同样是一种纯真。愿让伤口长出翅膀的泰戈尔,口出“十步杀一人”豪言的李白,随遇而安的苏轼,谁不是在生活里天真地活着呢?
他们,因为活得纯粹而强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份信念伴随着我们,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内驱力量。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一道数学难题花上几十分钟,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为学习作文结构,而反复揣摩名家的段落框架;在每次考试后总结得失,不惧失败,从不退缩……尤其是那些为了不让高考失利绊住自己追梦脚步而选择复读的学长、学姐们,屡仆屡起,起早贪黑只因无怨无悔,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啊。
四
我想起学校里的一只橘猫。
每天上学放学,它总会出现在校园某个路口的拐角。同学们与它打招呼,喂它猫粮,写小纸条……没有人在意这是否有些幼稚,大家都乐此不疲地把它当作小孩子来关爱——这与“不识月”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那近乎条件反射的亲近,令人不禁心中泛起涟漪。其实,“识月”是能力,“不识月”则是领悟前者后一种坚定的选择。
尼采曾有“狮子变成小孩”的妙喻:“小孩是天真与遗忘,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自转的轮,一个神圣的肯定。”我们经历磨难,经历思考、疑惑与理解,最终仍愿相信努力终会赢得回报,仍愿相信路见不平放声呐喊的力量,仍愿相信冰冷的铁律之下有着人性的温暖。
生活是美好的,秉持赤子之心的人生更是美好的,“识”与“不识”,此时还重要吗?
……
我也祈愿再有颗星星,随明月高挂夜空,亘古长存。(指导教师王常亮)
新闻推荐
加强防沉迷! 国家网信办就未成年人 网络保护条例再次征求意见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4日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