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的改造者 曹魏司空陈群解析②
文/宋延坤
公元220年,曹丕继承了魏王的王位,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并让其担任尚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群创建了九品中正制。从曹魏到隋唐,九品中正制存在了四百年的时间,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那么,陈群为何要创立这项制度?
汉代乱象:地方大员垄断推举权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国家的统治,汉武帝刘彻在公元前134年确定了察举制这项官员选拔的制度,和先秦时期的世官制(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有很大不同,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从周期上来看,察举科目分为“岁科”和“特科”两种,岁科的意思便是每年举行一次,特科一般是没有固定周期,视情况而定。从考察项目来看,岁科包括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其中,孝廉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比如,曹操曾经就被举为孝廉。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两种,选材看中贤良方正,比如,刘焉就曾被推举为贤良方正。
察举制虽然看起来挺科学,却也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掌握推举权的人,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那是因为推举权往往被州牧、刺史、国相等等地方大员掌握,而这些封疆大吏又多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为了维护家族势力等诸多原因,他们往往会选择自己“朋友圈”的人。
再者,虽说有不少地方大员是真心想向朝廷推荐人才,却也无法识别某些弄虚作假的人。为什么到了后期会出现一个“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说法?就是因为有很多人靠弄虚作假登上了政坛,以下两个例子就很有说服力:其一,有一个叫许武的人,因为其父亲死得早,他就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弟弟许晏和许普。每次在地里干完农活,许武就会把弟弟们叫过来现场授课,说是怕俩弟弟以后学不到生存的本领。晚上的时候,许武又教两个弟弟读书识字。一旦两个弟弟不听话,许武就会在家族祠堂里跪着,检讨自己没有尽到当哥哥的责任。很快,许武的好名声就有了,他也被地方官推举成了孝廉。不过,这个时候的许武突然把家产分成了三份,把一份最好的留给自己,把两份最差的留给弟弟。于是,就有很多人称赞许晏和许普是至诚至孝之人,而批评许武贪得无厌。不久后,许晏和许普也得到了地方官的推举。这个时候,许武马上召开了家族的大会,声泪俱下地说:“我当初之所以要多占家产,完全是为了成全两个弟弟的好名声啊!”说完,他马上把自己的那份家产又分给了弟弟;其二,同样举孝廉出身且时任安乐太守的陈蕃,就想把本郡里的赵宣推举为孝廉。不过,陈蕃在调查中却发现,虽然赵宣的确是在墓道里住了二十年,可他有五个儿子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
有章可循:官吏选拔有了新标准
虽然九品中正制颇受后世人诟病,可笔者还是愿意相信,长期从事人才选拔工作、且德行天下公认之高的陈群,创立这项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因为和汉代的察举制相比,九品中正制的确有很多优势。
中正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而九品中正制的大致意思是:各州郡分别推选出一名大中正,大中正则会选出小中正,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们都还会有自己的调查员(名为“访问”)。待大、小中正官员配齐后,中央就会发下来一些档案模板,在模板上,人才被分为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等,大小中正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把人才的情况详细登录在案。随后,这份档案会被交给吏部,而吏部则会根据被档案情况,对其中已经成为官员的人进行考核,并作出提拔或罢免的决定。
从具体形式上来看,九品中正制看起来比察举制更复杂,那么,九品中正制的优势具体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正官员的选用标准高。大中正虽然由各州郡推选,但其必须得是在中央任职且德行和名望较高的官员。小中正虽然是由大中正任命,但也得通过中央认可才能走马上任。如此一来,中正官员就能以更大程度上的客观态度去选拔人才,即使中正和地方官有什么密谋,也要承担上被中央追责的风险;其二,主动寻找更多流亡人才。三国是一个战火四起的时代,很多人才为了躲避战乱而四处流亡,而寻找这些人才也是中正的重要工作。如此一来,曹魏集团的人才队伍必将越来越大;其三,有了相对科学的选人标准。中正在开展人才选拔工作的同时,并不只是报给朝廷一份简单的名单,而是要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档案,要走完家世调查、行状品评、品级认定三项关键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在上报给朝廷的人才档案上,除了要写明人才的家庭出身背景,还要对其品行才能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最后给这名人才定一个具体等级。尤其重要的是,中正品评人才的工作并不是“一次定型”,每3年还要重新品评一次,如果中正造假还会被追责。
缓解矛盾:调和曹氏与士族关系
曹氏家族和士族尤其是豪门大族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在之前的栏目中多次提过,曹操虽然在努力地拉拢士族,不过,也有过疯狂的打压,比如对以杨彪、杨修父子为代表的弘农杨氏。虽然曹丕接掌了父亲的权力,可曹家人说到底还是庶族地主阶级,他们和士族地主阶级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换了老板而彻底消失。
请封曹操为魏公的《劝进魏公》表上没有陈群的签名,在笔者看来,这个细节或许能够证明,当时的他还没有完全认可曹氏家族为统治者。而提出一个能够缓和曹氏家族和士族之间矛盾的人才选拔机制,则意味着他渐渐认可了曹氏政权,希望他们能够稳固地统治下去。当初不支持曹操进位魏公、建魏国,并不代表他永远不会支持,而一个人的立场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因此,笔者认为,当陈群把九品中正制送到曹丕面前的时候,已经证明他对曹家人的态度,从“不支持、不反对”转变成了“支持”,那么,笔者这样说的证据又是什么?
公元219年,孙权上书给曹操称臣,并劝说曹操登基称帝。于是,曹操拿了这封不怀好意的信给群臣展示并说:“这个小子是想把我架到火上烤啊!”这个时候,陈群便联合尚书桓阶上奏了一篇表文(《奏请魏王受禅》):“自从汉安帝以来,皇室就失去了对政权的掌控,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一寸土地、一户百姓是汉室所有。到了桓灵二帝时期,很多谶纬家都说汉室的气数已尽了。老板您顺应天下大势,十分天下已经有了九分,还是全心全意为汉室服务,大家早就盼着您更进一步了。如今,就连孙权都向您称臣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您已经到了称帝的时间,千万不要谦恭辞让。”从这封表文的态度来看,这个时候的陈群,立场已经完全站到了曹操或者曹氏家族这边了,因为同样是表文,《奏请魏王受禅》的分量可不比《劝进魏公》轻。
既然已经认可了曹氏家族是政权的掌控者,作为臣子的陈群,自然而然会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就会替自己的老板思考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而推出九品中正制就是具体的工作表现。陈群很清楚,曹丕要想把父亲留下的事业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和士族群体搞好关系,而九品中正制恰恰就能在曹氏家族和士族之间扮演润滑剂的作用。虽然中正名义上是选拔人才,可人才的主体组成部分却是士人,更重要的是,也只有士人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和一定的名气。当士人发现自己步入政坛的机会比施行察举制时更多了,他们对曹氏家族的认可度也才会越来越高。
游戏《三国杀》中的陈群形象
新闻推荐
2011年4月29日,解某驾驶皖KXF号小型普通客车在由东向西行驶至京沪高速公路北京方向1186.6KM处附近时,因左后轮发生故障,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