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实习”成产业链要打击更要补上“服务”
□王军荣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的高峰期。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个地方的知名公司存在“有偿实习”的歪风邪气,有些高校毕业生仅仅为了获取一个实习机会,就需向个人或者中介支付数万元。多名受访者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国家前途命运、财富积累创造、千万家庭幸福,“有偿实习”不仅损害了实习和就业市场的公平正义,还影响了国家和单位选才用才大局。(据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
为了获取一个实习机会,不仅要到处找“人脉关系”,还要付出数万元的代价,有时候,花了钱也未必就能够得到实习机会,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了。“有偿实习”成产业链表明,实习信息不透明,表明“实习服务”欠账。这均需要尽快补上。
对于“有偿实习”,往往是一些企业的“内部员工”和中介的“合谋”,“有偿实习”存在好多年了,而整治的手段相比于庞大的“有偿实习”市场,显得软弱无力。至多也只是将一些“黑中介”纳入“黑名单”,开除一些“拿钱的员工”,这并不能很好治疗“有偿实习”的坏毛病。
“有偿实习”成产业链,一方面表明实习市场规模大,走“有偿实习”的路径的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表明整治乏力。“有偿实习”“有偿就业”等行为,不仅损害了实习和就业市场的公平正义,损害了国家和单位选才用才,情节严重的还涉嫌犯罪。但单靠“惩罚手段”来消除“有偿实习”恐怕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需要综合整治。其一,需要营造公平公正实习的氛围,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还有企业,都要维护公平的实习制度,对于任何走“捷径”实习的行为都该给予否定;其二,提高实习信息透明度。有关部门可委托权威机构、知名企业等,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实习平台,收集、整理、发布各类实习信息,为高校毕业生实习提供无偿优质服务,助推他们找到合适工作、实现人尽其才;其三,企业招聘员工不能强调“实习经历”,一些企业将在知名企业的“实习经历”作为重要参考条件,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要用制度对企业进行约束;其四,企业选择“实习生”,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信息也要公开,进行公开竞争,不能搞“暗箱”操作;其五,要开展“有偿实习”“有偿就业”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就业市场各类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
对“有偿实习”成产业链的局面,不能再选择无视,或是小打小闹的整治,要“有偿实习”进行严厉打击,更要补上实习“服务”。当实习服务制度和措施变得越来越完善,“有偿实习”也就再也没有“市场”了,自然也就会消停了。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任沁沁)2022年春运于2月25日结束。记者2月28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春运40天,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