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戏画闲言】避免学历“内卷”还需各方努力

新安晚报 2022-02-10 09:33 大字

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加80万,增幅超21%;相比2017年,报考人数增加256万,增长1.27倍。沸腾中不断刷新的研究生报名总数及增量,其背后交织着素质升级的动力、“被迫就业”的压力与逃避社会的无力。(2月9日《半月谈》)

分析考研人员的目的,包括素质升级的动力、“被迫就业”的压力与逃避社会的无力三个方面。很显然,前者具有正向效应,值得鼓励和推崇。但基于逃避就业和盲目跟风的考研行为就应当反对。尤其是一些考生“反复参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国家的教育成本和家庭负担,也会进一步加剧自身与社会的脱节,造成更大的负面效应。因而,理性引导考研,避免各种利益驱动下的学历内卷,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首先,家长要起到第一道防火墙的作用。是否读研,固然取决于孩子的自我选择,但尊重并不代表置之不管。结合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判断,是每个家长的应尽之责,也是减少盲目性提高理性的重要一环。

其次,学校和老师要辅助学生作好职业规划。自大学生入校那天起,高校就应当把职业规划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去向及早作出安排。事实上,只有未来方向明确,职业定位准确,在学历的选择路径上更清晰,个人自主性和独立性越强,受到外界的干扰也就越少。一些大学生盲目跟风考研,跟职业规划不明确、缺乏自主性有关,此时尤其需要老师给予关心和帮助。

再次,用人单位要避免盲目学历崇拜。一些原本大中专毕业生就能胜任的岗位,结果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抬高了准入门槛,上升到研究生的层次。需求侧拔高学历导致学历贬值,也使得供给侧被迫作出调整,形成了考研的最大驱动力。

最后,大学生要学会理性选择。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是尽早就业,还是继续考研深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作出的选择也不一样。因而,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不能把考研作为逃

避进入职场的方式,考研终归不是安全

屋,读研也会有穷期,每个人最终还得

进入职场和接受社会考验。否则,无

谓的焦虑会让人失去理性,也会

进一步加剧文凭追求的

内卷化。

堂吉伟德/文

新华社/图

新闻推荐

盲道边电线杆挂满“接线盒”存隐患 事发印山东路,市城管局将出面协调处置

盲道边电线杆挂满“接线盒”存隐患事发印山东路,市城管局将出面协调处置近日,市民倪先生向“马上办”融媒体工作室反映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