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让心灵在自然中栖居

黄山日报 2021-11-10 04:55 大字

□张静静

自然是一座殿堂,孕育万物,滋养万物,项丽敏是一位虔诚的写作者,对自然怀有感恩及崇敬的情感,她懂得自然的秘密语言,也深知一切生灵蕴涵着自然的神力和庄严。一直以来,她不断把自然作为书写对象,她熟悉家乡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她以一颗诗人之心记录下四季流转中关于自然的诸多奥秘。

在《浦溪河的一年》中,丽敏以极具现场感的文字和摄影为浦溪河立此存照,呈现出大自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她记录下一年四季中浦溪河的自然生态,以及皖南乡村的日常生活场景。她的文字细腻灵动,或寥寥数笔的勾勒,或工笔画似的白描。在她的作品里,我们得以见识草木鸟兽之名,尤其在这部散文集中,她俨然化身为一位鸟类研究专家,对于文鸟、鹭鸶、黑水鸡、小、翠鸟、斑嘴鸭、燕子、灰头麦鸡、绣眼鸟、乌鸫、灰椋鸟、领雀嘴鹎等鸟类如数家珍,通过书写把观察到的一切告诉她的读者。

为了观察鹭鸶、豆娘和斑嘴鸭,在许多个清晨和傍晚,丽敏长时间蹲守在浦溪河附近,于是我们在《鹭鸶的村庄》《夏日之野的精灵》《在河边相遇》中了解到这些生灵的独特之处。她笔下的鹭鸶“在田里漫步的样子很是悠闲,细长的双足,在慢四的节拍里踱着步子,并不左顾右盼,有时会把S形弯曲的颈子伸出,向前伸直,仿佛空中有音乐弹奏,而它在凝神倾听”。在自然中,她的感官是敏锐的、打开的,不仅用眼睛观察,也用耳朵聆听,用心体验。她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谦卑的,蹲下身子轻轻靠近每一个拍摄对象,尽可能地贴近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事物。在她的笔下,万物皆有灵性,于是我们在《我的邻居胡蜂》《养蝶记》《与鸟同居》等篇章中,看到胡蜂、蝴蝶、斑鸠成了她的芳邻。

丽敏堪称自然美景的收集者。能写景者颇多,但最不容易写的是自然瞬息万变的一面。丽敏尤其善于描写云雾、晚霞、光影倏忽之间变化莫测的美,她描绘出雨后五彩缤纷的彩霞就像打翻的调色板,铺陈出种种绚烂无比的颜色:“这个时间南边的天色也很丰富,这丰富是雨后的云层和黄昏的光线营造的——接近山脉的云是墨蓝,略高一些的云是霭蓝、夕雾蓝,然后是青灰、银灰。一层层堆卷,铺陈,色度由深至浅,很有质感。”她也用文字捕捉自然之光的奇妙:“两场雨的间隙里,太阳穿过云层,漏下光芒,一把扇子从半空伸出,银色的扇骨,撑开一片透明的光之翼。光之翼落足在稻田,稻田亮起来,或深或浅,如绿的色块,相间着,又层次分明。光之翼落足在湖心,那方水域顷刻变得银灿,在一种梦幻的迷离中,似有仙子分开水路,从湖底踏着莲花浮出湖面。”这样的段落总令我凝神屏息,感叹自然造物之神才是最高明的艺术家,也感激作者的妙笔生花,把大自然的细微之美以多维画面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自然不仅是丽敏观察的对象与写作素材的来源,更是她的精神家园。在与自然的朝夕相处中,她不断重新认知外在的自然世界和自我的内心世界,“大自然永远能给心灵以慰藉,”她说,“当一个人用写作的方式,再一次认识和感受这个世界,就是从这个世界,从一草一木之中,甚至是从一株被阳光照得金灿的狗尾巴草里,重新让自己诞生。”对自然的关注让她对熟悉的事物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去看,去听,去触摸,重启自身与自然的对话。对自然事物的关注也是一张滤网,帮助她过滤掉生活中的噪音。她主张人与自然之间要保持平等的姿态,互相信任、敞开和接纳。的确,人的烦恼大多来自于膨胀的欲望以及傲慢自大的唯我主义,需要跳出自身的狭隘,我们才能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中,她写下自己的感悟:“当我把自己从人的逼仄世界里拉拽出来,融入万物之中,那将我与天地自然隔开的围墙也就消失了。我不再只是一个‘人’,我成为看见的一切,生命的边界由此打开和拓宽。”

丽敏是一位富有诗性的自然写作者。诗性不仅体现在她作品的内容上,也体现在她独特的语言中。“插了秧苗的水田如同写满诗句的宣纸。那些诗句,每一个字词标点都有生命,含翠欲滴,落地即生根,滋滋滋,寂静又贪婪地吸着水。”她写的秧苗正是她的生命状态,紧紧抓住脚下那片熟悉的土地,向自然万物汲取能量,喂养写作。在她诗意敏感的目光之下,没有什么是不能写的,日常中微不足道的一切都可以在她笔下熠熠生辉。

在这部书里丽敏也写了她的家人与朋友,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暖的烟火气息。她的朋友也包括那些不在世的人,比如梭罗,在这本书里她甚至给梭罗写了一封信,“这几天我一直想给一个远方的朋友写信,当我有这个念头的时候,想到的皆是一些古人和逝去的人,比如陶潜、王维,比如德富芦花、约翰·巴勒斯、普里什文。对我来说,给你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写都可以,没有分别,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就像夜晚的星空,你不能说哪颗星是某某年某某国的。星辰属于宇宙和长久凝视它们的人。对我来说,你们就是那样的存在——在我的小宇宙里各自发光,彼此照耀,也照耀着我。”丽敏提及的这些作家皆是自然主义者,信奉一种与自然为邻、简朴又丰富的生活,阅读《浦溪河的一年》,不难感受丽敏与他们有着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每一个在尘世中摸爬滚打的人,或许内心都有一个田园梦,期盼逃离阴霾和喧嚣的围困,让心灵诗意地栖居于大自然中,那么让我们打开丽敏的书,在她以文字构建的山河里,一起去欣赏这幅自然画卷,品读这首大地之诗。

新闻推荐

【街谈巷议】养生项目创新别盲目攀附医疗“近亲”

进浴缸,身埋“泥土”……近日,一种名叫酵素浴的“活埋式养生项目”在多个短视频平台被频频推荐,也受到网民的普遍追捧。有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