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家乡女子爱绣花 ■白来勤

西北信息报 2021-10-22 05:45 大字

家乡的女子个个爱绣花,人人都是“显道神”,在耕作稼穑的间隙,她们利用有限的时间,根据节令和老一辈传下来的民间习俗,用五彩丝线、绒线、棉线及金线、银线在绸缎、布帛等纺织物上绣出的人物、纹饰、花草虫鱼、祥禽瑞兽等,绣制出各种不同风格内涵的物品和布艺玩具,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手艺向世界展示。史书上把这种工艺称为刺绣,在我的家乡关中平原灞渭三角洲一带,民间则称其为“绣花”。

春节来临时,她们绣花——母亲们挑灯引线,为孩子们精心绣制虎头帽、兽头鞋、布老虎、乌龟等节日服饰及玩具。

端阳到来前,她们绣花——女人们用五颜六色的布料裹上苍术、白芷、雄黄、冰片、桂皮等芳香型中草药,缝制成香包,下垂有五彩丝线做成的穗子,芳香浓郁,沁人心脾,挂在身上既养眼又驱虫防病;在给孩子绣制花裹兜儿,其图案无奇不有,其中的“五毒”裹肚儿最具特色,用五彩丝线绣出的蝎子、蜈蚣、蛇、蟾蜍、壁虎神态生动,活灵活现,乃刺绣工艺中的珍品。

生孩子是家乡人的大喜事,亲朋贺,邻里喜,每逢新生儿满月、百日、周岁,正可展示女人们的绣花功夫。外婆家送给其的虎头枕、虎头披风、虎头帽、抱褥子等,可以说件件都是精美的绣花品。其中虎头帽色彩鲜明,形态逼真,造型美观,古朴典雅。其绣制采用刻、绾、缕、绣、贴、扎、纳等女红技巧于一体,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在形、色、质上狠下功夫,强调对比中的和谐美,画龙点睛,删繁就简,只保留虎头部分,其余全删。虎头帽分单帽、棉帽两种。单虎头帽用硬褙子衬底,布粘表面,帽顶贴、拼、粘绣老虎面部,突出五官特点,眼大有神、耳朵端耸、鼻梁兀起、口张眼睁,毛发俱全。额头用白丝线或黄丝线缀“王”字,字上钉一朵红绒绣花球,看上去虎气生生、气势凛凛,虎尾用富有弹性的铁丝弯成,孩子戴上走起路来忽闪忽闪,给人一种逼真欲动的感觉。帽檐缀有小铃铛,孩子戴上头动铃响,惹人喜爱。棉虎头帽常常缝在披风上,边沿饰有白色兔毛和用丝绸做成的飘带,既保暖又威风。

闺女出嫁更是展示绣花品的绝佳时机。民谣曰:“要看媳妇巧不巧,先看针线好不好。”家乡女孩子学习绣花的主要方式是“女承母教,亲族相传,边学边用,自做自穿”。在家乡习俗中,姑娘出嫁时的嫁妆,除了箱柜、被褥外的门帘、枕套、床罩、床围、信插袋、绣花鞋、鞋垫儿以及后来的缝纫机罩、电视机罩等,全部都是绣品。在以前都是亲力亲为,一般外人不得越俎代庖。

在众多的绣制品中,绣花鞋堪称上乘之作,特别是青年男女订婚或举行婚礼时,女方送给男方的“应答鞋”,做工讲究,针脚细密,配色协调,色彩艳丽,花色齐全,寓意深刻。男式布鞋连纳带筛,线绳绾花,颇有意趣。一般纳有并蒂莲、水波浪、升底花、梅花图,更多的姑娘则在鞋底纳上“正”“忠”等字,告诫自己的未来丈夫要走得端,行得正,不可见异思迁、拈花惹草,同时祈愿夫妻恩爱、忠贞不渝。女式绣花鞋鞋底鞋帮都绣花,至于绣什么花姑娘们心里有数,如鞋底绣梅花,鞋帮绣喜鹊,名曰“喜鹊探梅”;鞋底绣牡丹,鞋帮绣凤凰,名曰“凤凰戏牡丹”等等,都是手到擒拿。

姑娘们手工纳绣的的花鞋垫儿,也是千姿百态,其以醇厚的乡土风格、浓烈的时代气息令人叫绝,有的还飘洋过海传到国外。鞋垫儿图案,大都由三针、九针、十六针组成。没结婚的大姑娘所绣的花鞋垫儿一般是送给父辈、兄弟穿用的,图案大都是方块形、菱角、水波、团花、福寿等等,也有两针绣成的回爬字、四面子、六面字等,针脚细密,花纹朴实,坚固耐磨。婚后的女子,特别是新婚女子送给丈夫的第一双鞋垫儿,做工就更为精细,图案绣有“双莲并蒂”“游鱼戏水”“鸳鸯成双”“龙凤呈祥”,绚丽多彩,情意深长。平常的鞋垫儿绣有“麒麟送子”“二龙戏珠”等图案,寄情于鞋垫儿,富有生活情趣。若夫妻两地分居,就在鞋垫儿上绣“鸿雁传书”“相思鸟”等图案,意为心心相印,表示终日思念,永不变心。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新娘的嫁妆中,还有送给老公公的绣花旱烟包、绣花荷包以及送给婆婆的绣花手帕、锈花头巾等,婚后新媳妇拜见公婆和亲属时用以作为见面礼来显示自己心灵手巧,会过日子,期望给大家留下个好印象,为自己日后在家庭站稳脚跟赢得好口碑,奠定好基础。

早些年间,每至农历七月七是“乞巧节”晚上,家乡的妇女们都要比赛针线活尤其是绣花,举行“乞巧”“观天”等活动,她们盼望能在这天晚上见到织女,向她讨教,好让织女将技艺传给自己。这天晚上,家乡的姑娘们七人一组,把自己的绣品摆放在庭院或乡场上令人观览,名曰“赛巧”。姑娘们围在一起,齐声唱和:“七月七,七月七,俺给巧娘送饭吃;教俺巧,绣双花鞋送你老……牛郎哥呀织女嫂,双方下凡来送巧;七根针,七根线,七个闺女都教遍。”当然,比赛胜出者会得到很高的礼遇,很多小伙子也会来求婚,相好的也会来相会,为自己的心中偶像助威。乞巧活动不仅愉悦了家乡青年男女的身心,也把家乡妇女勤奋好学、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家乡的绣花据传始于周秦,盛于汉唐。因为在周秦汉唐时期,都城皆在关中腹地,官府在民间广征绣工,在京城设立绣坊,为官府绣制官服和日用品。随着朝代更迭,京都绣坊的能工巧匠流落民间,便把精美的技巧传授给了朴实灵巧的家乡妇女。这些不向命运低头、心灵手巧的的家乡妇女便根据百姓生活实际所需,对那些宫庭刺绣加以改造、提高利用,创造出粗而不俗、细而不艳、大气质朴、蕴含深邃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刺绣种类——关中绣花,充分展现了关中地域文化和民俗特征。

家乡女子爱绣花,她们绣花时多采用拾针、缇针、捎针、洒针、文针、曳针、扣针、一奔针、套曳针、羽叶针、珠宝针、单针、双锁、溅针、窝针、单疙瘩、双疙瘩等20多种针法,精描细绣,金线银镶,故成品色调鲜明,构图匀称,纹理清晰,生动洗炼,虽不如苏绣、湘绣、川绣知名度高,没有电脑机器的技艺精湛,但也颇具视觉冲击力和装饰性,是无数劳动妇女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包含着无比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意蕴,反映出家乡父老对生命的崇拜和对自然的敬畏,高度浓缩了人间最美好的愿望和情愫。

新闻推荐

你身边有“网瘾老年”吗?

时下,时尚老人玩手机玩得不亦乐乎。以前总说年轻人和孩子是“手机控",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中的老人也疯狂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