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新闻观察】 陪诊员:让“孤独就诊”者不再孤单(上)

甘肃工人报 2021-09-03 18:23 大字

本报记者 范建设

近年来,随着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流动化速度加快的当下,一些新职业的不断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一些就业机会也因此应用而生。“职业陪诊员”,顾名思义,就是陪患者去医院就诊的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儿女在外工作的“空巢老人”、独自打拼的“单身青年”,生病后却不得不面对“孤独”这个难题。不少与父母分居两地的独生子女表示,最怕听到父母生病的消息,因为一想到去人头攒动的医院里排队挂号、就诊、检查、交费、拿药等,而且还要面临越来越多且功能复杂的智能设备,穿梭星罗棋布的科室之间,想想都让人头疼。更何况,医院很多检查都要求有人陪同,甚至要求有力气的人陪同。除了父母生病,一些远在异地他乡的单身青年也害怕自己生病,因为那时不仅要拖着饱受病痛折磨的身体跑上跑下,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与痛楚。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陪诊师”的出现,无疑是孤独就诊者的福音。在采访中,兰大一院护士张海迪告诉记者,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忙于工作的年轻人购买陪诊服务给父母,也有年轻人给自己下单,还有单亲妈妈购买陪诊服务给孩子。“职业陪诊师”陪着一个又一个服务对象度过他们人生中的困难孤独时刻,帮助患者的亲人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往来照顾亲人的经济成本。

记者见到了做职业陪诊师的张慧萍、杨亚军夫妇。张慧萍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我们分到了企业,企业破产后,我们打过很多个工。前年我父亲住院后,我发现很多人来看病没有陪护,我就开始关注养老服务领域,发现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感觉这是一个大市场,在城镇化和老龄化双重推动下未来肯定前景无限。”通过了解,杨亚军发现“看病缺乏陪护”是很多老年患者的难点、痛点,所以他们希望通过提供专业看病陪诊服务,来解决这些难题。

做陪诊师几年以来,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比如接到最多的单是“孩子给父母下的单”,“下单的是年轻人,看病的却是老年人,老年人自然而然成为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

杨亚军今天陪诊的是73岁的王大爷,这之前,他已经陪王大爷打过4次针。走进王大爷住的老旧小区,走上单元楼敲门,静候王大爷收拾妥当,搀扶着王大爷下楼。因为是“熟客”,杨亚军和王大爷边走边聊。

王大爷是典型的独居老人,唯一的儿子留学回国后留在南京。虽然提起儿子语气里都是骄傲,“我这孩子在学习上没让我操过一点心,是真的懂事儿”,但自己的生活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空荡。

“这之前身体还不错,每天早上都去锻炼,但一次王大爷突然在家晕倒,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勉强拨通了儿子的电话。那一次害怕极了。”王大爷说,儿子赶回来带他看病,最终被诊断为严重贫血,需要治疗一个月。但儿子却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留那么久。于是,王大爷的儿子通过关系,联系到了专业陪护员杨亚军。每隔一天,杨亚军都会准时出现在王大爷家门口,搀扶老人、帮忙打车、入院扫码登记、陪伴打针,甚至在王大爷汗流浃背的时候,快速递上一张纸巾。人们很难分清他们是亲人还是外人。

杨亚军告诉记者:“其实这个行业这些年一直都有,但是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被广泛接受?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工作需要同情心,需要付出感情。我有时想想,像王大爷这样的老人,自己一个人不容易,谁家都有老人,和他聊聊天,扶着他走一走,他心里也高兴,子女也放心。”

帮助他人解决难题给杨亚军带来了成就感,但他在陪诊过程中也有自己不能逾越的红线。曾经有一位独自去做人工流产的年轻人,希望杨亚军能够代替家属签字,被他拒绝了。杨亚军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陪诊服务不能有违法行为,涉及患者生命健康的事情也不能当儿戏。

“实际上,陪诊不仅仅是排队挂号、帮忙拿药、陪着看病这么简单,陪诊提供的是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接触的都是需要照顾的人,如果不投入感情是不可能做好的,只有去用心关注客户的需求,带着感情去工作,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才能让顾客满意。”杨亚军说。

新闻推荐

主城区散装货物运输车辆抛洒滴漏整治持续发力

主城区散装货物运输车辆抛洒滴漏整治持续发力本报讯(记者余萍通讯员张平)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改善市容环境、提升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