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高考结束 谨防骗局 警方提醒: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进行信息查询,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与他人,涉及钱财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

玉林晚报 2021-06-10 06:2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楷诚 通讯员 黎勇)2021年度高考已经结束,为进一步提高考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思想防线,玉州刑侦大队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涉及高考查分、录取的诈骗手段,揭露骗子的行骗伎俩,希望大家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识别和预防高考后的电信网络诈骗。

骗局一:低分能“跳档”录取

每年招生期间,都会有人自称有办法让不到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能录取到本科院校。

提醒:现在都是电脑录取,考生分数没到投档线,无法提档。

骗局二:花钱买“内部指标”

骗子称其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

提醒:如有“补录”,各地高招办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会以打电话的形式告知家长。

骗局三:冒充军校招生

冒称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一些骗子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

提醒: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会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不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提前“预录”一说。

骗局四: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骗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

提醒:考生及家长应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报考院校官网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切勿听信提前获取的谣言。

骗局五: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姓名、考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诈骗。

提醒:查分请认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查分网址,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短信。

骗局六: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银行账户内。

提醒: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再不然,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警方提醒:学生和家长不要因为求学心切,一时情急而上当受骗,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进行信息查询,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与他人。凡是涉及钱财的要求均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

新闻推荐

别样体验 收获满满

正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在无垠的星空下彼此遇见,于时光的旷野里璀璨绽放,这是缘分的牵引,更是共同的呼唤。车轮滚滚在海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