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让医疗废弃物安全“回家”的人

2021-05-06 11:50 大字

每天,像惠州这样的城市要产生医疗废物约15吨,这些医疗废物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数十倍,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为头号危险废物,一旦流失,祸害无穷。

近年来,全市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筑牢了医废处置安全防线。这背后,有一群穿着白色防护服,穿梭在各大医院之间,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整理、运输和处置的人。他们是除了医务工作者之外,离病毒最近的群体之一。

1天跑80个定点医院

距离惠州城区24公里,在博罗217县道交叉口处,人烟稀少,三面环山,惠州市宝业医疗污物处置有限公司(下称:宝业公司)藏在这茂密的山林中。

早晨6:30,曾信东(化名)准时到达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穿防护服、防化靴,戴双层隔离手套、护目镜、N95口罩,领取清运任务、参加班前会,完成一些系列准备工作后,曾信东和他搭班的押运员驾驶着医疗废物清运专用车从公司停车场缓缓驶出,前往第一家定点医院。

开到医疗废物存放处后,曾信东和搭档下车,与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接手续。“这些医疗垃圾在医院里经过消毒装袋后被集中放到医疗废物暂存点,经过护士长确认,我们再签字运走。”曾信东边往垃圾箱上均匀喷洒消毒液,边说道。

边边角角和缝隙曾信东都没有放过,全部消毒完毕后,他打开垃圾清运车的后门,开始搬运工作。28度的气温,五分钟不到,曾信东的防护镜已经全是水汽,“口罩里面也湿了,一天要换几个口罩。”每天工作结束后,他摘下手套,双手也被汗水泡的起皱褶。

“我们每天要跑80个定点(医院),平日平均每个医院大概有5、6箱垃圾吧”。一天下来,曾信东至少得弯腰400次。每次搬完后还要集体消毒,两个人拿着酒精喷壶相互喷,手套、防护服、鞋底,车厢内外也要消一次毒。

之前曾信东干这份工作常遭遇冷眼,“许多人觉得我们就是收垃圾的,垃圾车靠近人群聚集区,常会有人赶我们走”。经此一“疫”后,曾信东感觉好一些。“更多人了解我们这个行业的不容易,就少一点歧视。”

但,他仍会顾虑。“吃饭都在车上吃,怕妨碍别人做生意。”中午为了不妨碍快餐店做生意,张信东站在店门口,等待打包好的午饭,拿上车和同事迅速解决后开启下一个行程。

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最大的不同是,医疗垃圾面临着感染,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零接触”。”宝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胡玉国介绍。

具体来看,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危害性严重,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高污染性。相关研究表明,医疗垃圾引起的交叉感染要占总交叉感染率的20%以上。这意味着,若不当处置医疗废物,其作为传染源极易引发污染事故,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当地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害。

因此,医疗废物“从生到死”需要采取最高防护措施。胡玉国表示,除了人员防护外,医疗废物的处置过程也相当的严格。

下午4点在处理车间里,工人们正将清运车收集回来的医疗垃圾放到投料斗内,同时周围还有专门的人员不断地进行消毒。投料斗会将医疗垃圾送到焚烧炉,厂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大屏实时监控焚烧过程。在1000℃左右的高温焚烧下,医疗垃圾经过烘干、引燃、焚烧三个阶段,最终将这些医疗废物变成符合环保标准的,无害化的残渣和气体。

“这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6个小时。”胡玉国说,按照标准处置后的医疗废物不再具有感染性。“处理完后的残渣和气体有监测器检测,该监测系统是连着省、市的环境生态局,如果一旦检测超标,马上就会有执法队过来。”

“目前每天医疗废物数量稳定在15吨/天,要进行统计,做报表和台账,同时还要跟固废处、卫建委、环保局等多部门报每天的进厂量和处置量。”

目前,该公司的实际处理医疗垃圾数量为20吨/天,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医疗垃圾的处理需求。

日产日清,筑牢医废处置安全防线

在胡玉国看来,医疗废物能够收集处置及时、安全、高效、有效,这背后离不开积极有效的医废处置指挥系统体系。

近年来,惠州市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的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把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县(区)政府环保责任考核,对于危险废物规范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反之给予批评,促进各县(区)政府重视危险废物规范管理工作。

同时,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卫生健康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通知》,全面落实医疗废物管理责任,牵头拟定了《惠州市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主要措施》,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贮存、移交处置等,进一步规范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生台账记录。

不仅如此,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县(区)生态环境局每季度对该企业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如果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企业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则暂停危险废物转移平台审核。

“回头看这些举措非常重要,实现了医疗垃圾“日产日清””。胡玉国表示。

不平凡的2020,从各级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到企业职工都频频出现在各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废物贮存场所,默默为群众办实事,用火和热把病毒带走,让人民康复,让百业复兴。

充满希望的2021,惠州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惠州环保、卫健、环卫、交通系统的从业者仍不忘初心,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呵护绿水青山,为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手记】2021年,在建立常态运营的医疗废物处置系统保障平时医废处置能力的同时,提升突发应急能力,储备及时可用的应急设施,完善医废应急处置短板,相信政府和企业会有更靓的成绩。(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五一”假期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据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任沁沁)记者5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全力做好“五一”假期交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