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贷款利率到底是多少?多家持牌消金机构仍未“明码标价”,海尔消金逼近36%

界面新闻 2021-04-21 10:26 大字

记者 | 胡颖君

“万元日息最低2.5”“每天只要还xx元”“年化利率xx起”......

过去几年来,类似的借贷平台广告话术屡见不鲜,这类宣传通过只展示较低的日利率或月利率,或每期支付的利息或费用,制造出“利率幻觉”,而实际利率却远高于宣传利率。

为整治互联网借贷乱象,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央行于3月31日发布第3号文,要求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并鼓励民间借贷参照公告执行。

距离3号文出台已近二十天,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整改情况如何?

界面新闻记者实测发现,不少机构仍未落实整改要求,并未在APP页面展示年化利率,而是需要通过层层身份认证、在线审批、资质审核通过后才能看到真实利率。此外,在利率下行的行业大背景下,部分持牌机构仍紧贴36%红线进行放贷;还有部分机构除了收取利息、逾期罚息外,还收取高额手续费,涉嫌变相收取“砍头息”。

一、多家持牌机构仍未明码标价

央行3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整改情况较好。例如平安消费金融在其app主页便主动展示了贷款日利率以及年利率区间,日利率0.039%-0.066%,对应年化利率为14%-24%。而中银消费金融app内几款现金贷产品均明示了贷款区间,如新易贷—好客贷年化利率为9.125%-23.725%,新易贷—薪享贷年化利率在11.5%—20%之间。

图片来源:平安消费金融

不过,亦有部分机构尚未做到“明码标价”。例如,招联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机构则未在app主页明示贷款利率区间,而是需要完成身份认证、在线审批且获得贷款额度之后,才能看到真实利率。

这一做法似乎有违央行3号文指令。

对此,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认为,无法直接在宣传页面明示利率,可能不是整改意愿强不强的问题,而是在现实技术层面能否做到的问题。他直言,蚂蚁和微众因为掌握了客户的大量信息,可以提前授信定价,这个对其他贷款机构很难做到。

“从业务逻辑上,贷款平台一般是基于风险定价,不同客户群体利率不一样,获得贷款额度前,客户是无法知道真实利率的。因此,贷前明示利率区间,获得额度后明示贷款年利率(IRR),比较合规。”王诗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不过,央行3号文并未明确最迟整改时间。王诗强表示,目前是要求各机构尽快整改,不能拖太久,否则央行可能会进行窗口指导。

二、部分机构已下调利率至24%以内,海尔消金则仍紧贴36%

褪去“最低利率”的外衣,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实际利率到底是多少?

事实上,部分机构已将产品借贷利率下调至24%以内。除平安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外,还有兴业消费金融,该公司旗下两款线上新产品利率也在20%以内。

此外,针对部分尚未展示利率区间的消金app,界面新闻记者亲测发现,招联金融好期贷年化利率为18.0675%,日利率0.0495%;华融消费金融贷款年化利率19.44%。

不过,仍有部分持牌机构仍紧贴36%放贷。界面新闻记者亲测发现,海尔消费金融旗下现金贷产品针对部分用户的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5.02%,逼近36%的红线。

图片来源:海尔消费金融app

值得注意的是,除利息外,借款人还需支付高达3%的贷款手续费。由于贷款手续费一般为放款当日予以扣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该费用有变相砍头息的嫌疑。

近期的司法判例中,便有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因收取贷款手续费被法院认定为变相利息而未被予以支持。裁判文书网显示,在兴业消费金融与一位借款人的司法诉讼中,二审法院判定,对于服务费,虽然贷款申请表及消费贷款核准确认书均有约定兴业消费金融可收取服务费,且服务费的金额为2500元(贷款本金的5%),但兴业消费金融并不能明确其具体服务的项目,究其实质应认定为变相的利息,不应当得到支持,应予扣除。

为堵住贷款平台违规收取砍头息的漏洞,央行3号文明确规定了贷款年化利率的计算标准,即贷款年化利率应以对借款人收取的所有贷款成本与其实际占用的贷款本金的比例计算,并折算为年化形式。

其中,贷款成本应包括利息及与贷款直接相关的各类费用。贷款本金应在贷款合同或其他债权凭证中载明。若采用分期偿还本金方式,则应以每期还款后剩余本金计算实际占用的贷款本金。此外,3号文还明确规定贷款利率应以IRR(内部收益率)为计算口径,而非APR(名义年化利率)。

王诗强表示,若APR36%,相当于IRR60.96%,因此,若保持贷款年利率36%不变,名义年化利率改为内部收益率的计息方式,部分贷款机构收入将会腰斩。

尽管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不受民间借贷新规4倍LPR上限的约束,但在目前的司法判例中,多数法院仍以24%为红线进行判决。而随着平台利率公开化且展示口径的逐渐统一,持牌消费金融对优质客户的争夺也将日趋激烈。

王诗强也认为,未来利率高低成为借款人是否选择的关键因素。“对于优质借款客户,可选择余地贷款渠道特别多,不同平台贷款便利性差距较小,低利率甚至成为其选择某家贷款机构贷款的唯一因素。长此以往,高利率贷款平台将会流失大量优质客户,留下信用资质较差客户,发放的贷款也会因为逾期率太高,导致无法覆盖运营成本,从而被市场淘汰。这也是目前一些平台被迫退出或者生存艰难的主要原因。为了留住优质客户,贷款机构必须及时调整贷款利率。”

新闻推荐

不鼓励“一闹就灵”也不能纵容“店大欺客”

■新华视点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的评论。19日,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位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