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春风十里邂逅你

大江晚报 2021-03-15 00:32 大字

雨后微晴,风也温柔,恰又周日,先生说想出去走走。我积极响应。怕走不动,又拖上自行车,也算“自驾游”啦。去哪里走什么路线,我都随便——“春天不问路”嘛。“春天不问路”是我小时候常听大人说的俗话,原本意思是说,春天雨后的乡间道路,风一吹路就干了,不用问,道路肯定好走。如今村村通水泥路,更是一马平川了。水泥路上顺顺溜溜,轻车熟路呀。还没完全灿烂的油菜花闪闪烁烁擦肩而过。

绕过几个村,拐过几道弯,这就要上河埂了。这里曾经是漳河的支流,如今早已经改道。埂上栽种了牡丹,都是近两年栽的。上埂坡度有点大,下车步行。一看埂边绿植我的眼睛就亮起来,搜寻着有没有荠菜藏身。居然真看到绿植丛中露出一两片荠菜的叶子!这叶子太熟悉了,顺叶摸根,我拔出一棵荠菜,白白的根很长还带着点湿泥,要不是下过雨,是很难拔出来的。继而看到另一棵,拔出来。哈,又一棵,又一棵……那种感觉就像童年梦境中捡硬币。看这些拔出来的荠菜个大叶嫩,还带着雨水,鲜绿水灵。许是看到我激动贪婪的样子吧,先生说,奇怪,这是大路口啊!这些荠菜居然没被人挖了包饺子去。我不无得意,莫不是它们专门等我来邂逅?就这么块小地方,两边高出一两尺,形成一块小洼地,大概是水分充足吧,长出的那些不知名的绿植也是嫩蓬蓬的,荠菜就藏在它们之间,若隐若现的偏巧遇着我了。

荠菜,我们小时候都叫“野菜子”,不读yě,读yǎ。放学后一群人唱着“三月三,yǎ菜子开花赛牡丹”,漫田埂地挑野菜。杂七杂八的野菜挑回去喂猪。偶尔遇到荠菜或其它叫得出名字的,小伙伴都要好为人师地教一教,相互认一认的。先生当年在镇上教初中时,上到张洁的那篇《挖荠菜》,就把学生放出去到田埂上实打实挖了一回荠菜。那时孩子们已经不是我们儿时一样了,没有了放学后挑菜的活计,也许那一次就是他们第一次挑野菜的经历。

絮絮叨叨中拔完邂逅的荠菜,车篮子里一个小小荠菜堆了,炒熟或开水燎一燎凉拌,一碟小菜不在话下了。继续前行,埂上还很湿,但并不泥泞。埂头两边斜坡上,栽种的牡丹刚长出新枝嫩芽,离花开还有一段距离。河里水不多,很清、很静。小时候在这里见过发大水的样子,雄黄的河水从河腰往上攀,人们忙着挑土装袋在河埂上筑上一道新的堤坝,不让水漫过河埂。那些埂上人家都成了临时避难所。后来几经拆迁,曾经的埂上人家连痕迹都找不到了。前面有位老人蹲在那里挑的什么菜呢?走近了一看,老人在草丛中拈出黑黑的东西放在竹篮子里,哦,是地衣。只有在雨后,还是打了雷的雨后才会长出地衣来的。难得遇见,我也跟着捡起来。左手装得满满的了,就放到老人篮子里,说送给你了。老人道谢,还说找个袋子给我,我谢绝。又往前走了一段,又看见黑黑的星星粒粒的地衣,我忍不住又想捡……

前面停着一辆大卡车。走近了,上面装的都是大块棕色玻璃。车边上有人跟我打招呼,原来是一位学生家长。他也是曾经的埂上人家,房子拆迁了,田地还在,他承包下来养鳖。他高兴地说,现在市场供不应求,打算将养鳖基地扩大规模。那些大玻璃就是拿来砌养鳖池的。我连连夸奖,不错不错,有前途。

真好,感谢“春天不问路”,让我有了这一路的邂逅。

方根秀

新闻推荐

“私生饭”替明星值机:对极端追星行为该出手了

■专栏“私生饭”擅作主张地替明星值机,暴露出来的个人信息盗卖黑产需要更加重视。人红是非多。3月12日,凭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