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熊思东:探索不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工伤保险机制

南宁晚报 2021-03-10 07:15 大字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形态。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外卖小哥、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忙碌身影。

去年一篇火爆网络的《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报道,将外卖骑手劳动保障不健全等问题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提到,部分新业态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事故易发,建议探索不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工伤保险机制,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管理体系。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领域就业保持了较快增长,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同比增长4%,平台员工数达到623万,比2018年增长4.2%。

在熊思东看来,相对于传统企事业单位人员,数量庞大的新业态从业者群体常常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有的甚至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雇佣关系也处于不断变化中。

他认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不健全的问题日益凸显。首先表现为,部分新业态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事故易发,工伤风险加剧,但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体系的比例不高。

其次,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就业形式灵活多样,雇佣关系、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均不固定,因为劳动关系模糊,导致面临风险时缺少相应的劳动法律保护。此外,新业态从业人员进行商业保险理赔的条件相对严苛,保障范围也比较有限。

“当前平台经济快速增长,怎么保障这类群体权益,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服务方面,我们的研究还不够。”熊思东对记者说道。

熊思东建议,可以从制度保障、社会保障以及司法保障三个层面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

制度保障层面,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不适用现有劳动关系法律的现实问题,以专项制度的形式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诸多方面进行明文规定。

例如,明确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保护;探索不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工伤保险机制,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管理体系。同时,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异地缴纳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的社保项目。

至于社会保障层面,鼓励开发平台第三方责任保险等新型保障,设立平台企业专项商业保险作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制度完善前的过渡性保障,化解平台企业经营风险。

此外,司法保障层面,可以加强多方联动,在涉及新业态从业人员案件上设立较为统一的全国规范判决思路或指导案例,避免各地因为标准不一导致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据《南方都市报》

新闻推荐

在尊重个体生活方式选择的基础上,专家建议以社会引导和支持的方式推动“空巢青年”向“筑巢青年”转变的共筑机制 “空巢青年”:品味成长,学会筑巢

阅读提示“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其他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居住的年轻人。针对广大“空巢青年”缺乏感情寄托、居住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