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战疫”闪耀青春光彩 高校学生线上支援抗疫前线

西北信息报 2021-02-26 12:36 大字

去年,新冠疫情的骤然爆发令全国进入紧张的防疫状态。作为当时疫情最严重的爆发地,武汉的形势牢牢攥住了全国人民的心。除了抗疫前线的战士,仍有许多人有心献力却无法驰援武汉奔赴前线。在这种情况下,线上援助组织应运而生,组织成员涵盖了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医生、职业医师、高校医学生等,他们通过线上分工对接武汉的医患,缓解了武汉人力匮乏的紧张形势。这种高效的线上支援方式也沿用至今,被诸多地区效仿。

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几位去年参与了线上支援武汉的高校医学生,通过她们的描述了解了线上抗疫的工作经历。

心理安抚是重要工作

“师兄师姐上前线了,虽然我不能上前线,但也想献出一份力。”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的郑佳慧回忆起她参与线上支援的内心活动,依然满怀热血。疫情期间,郑佳慧作为实习医师在慈溪市人民医院工作,同时她主动参与了线上支援武汉,对接武汉的患者进行线上问诊。

在与诸多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除了生理上的病痛,患者的心理也面临崩溃。安抚情绪成为了重要工作之一。“抗疫前期,大量病人涌入,每个人都很恐慌,必须一边安抚情绪一边问诊答疑。到了抗疫中期则有大量谣言流出,比如说方舱医院基础条件如何脏乱差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人趁机来传教,也大大干扰了我们的正常工作。而抗疫后期,在隔离点的很多患者隔离了几个月都要憋坏了,需要疏导他们的情绪,比如教他们健身操。”郑佳慧如是描述。

在直接接触前线患者的高压下,志愿者自己也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郑佳慧回忆起自己与同事电话联系患者的几次经历:第一次与患者联系时,对方还可以流利地交流,隔一天再联系时,患者已经不幸离世,接通电话的则是情绪崩溃的家属。还有一些严重的患者,在联系时已经呼吸困难,难以讲清一句话,他们内心的恐慌与绝望会沿着电话线传过来,志愿者如果不能调整好心态,也会逐渐走向崩溃。

面对疫情我们愿意挺身而出

毛晓璐是一名肿瘤内科专业型研究生,也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培医生。去年,她同样参与了线上支援武汉的活动,在队伍中负责联系申请调用制氧机的患者。在支援工作中,她常常感到工作处处需要取舍,难以找到“万全之策”。

“难以想象疫情期间的肿瘤病人怎么办,他们需要定期放疗化疗,去医院又需要面临感染风险,这是一场赌博。”如今她讲起当时面临的种种困境,依旧眉头紧蹙,“有时候,工作想要推进,就不得不去赌。比如有些独居患者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去指定地点取制氧机,只能让志愿者司机帮忙取送,有些善良的志愿者会送到家门口,后来就出现了志愿者感染事件。”

在无法避免矛盾的情况下,尽力改进政策措施是把弊端压到最小的唯一方法。比如无接触配送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志愿者感染的风险;社区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各方工作人员的分工更加明确、高效;防疫知识的广泛科普加强了居民的卫生安全意识,人们自觉地居家隔离、及时消毒、配合各方工作,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

“希望各方政策措施可以继续改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各种可能事件。也希望有更多科技产品开发出来,提高疫情期间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毛晓璐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线上支援前线是一次宝贵的磨练几乎每一位参与线上支援活动的志愿者,都愿用“虽苦犹荣”四个字形容这一特别的人生经历。“我对‘有时去安慰,常常去帮助,偶尔去治愈’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郑佳慧对这次经历感到自豪。“参与支援对我们这种医学生来讲是一次无法替代的生命教育。”毛晓璐加以总结。

因为线上工作的安全性,志愿者的亲友们无一例外地表示支持。而对于参与支援的高校学生,这次特殊的工作经历也是一次宝贵的磨练机会。即使相隔千里,即使身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这次线上支援活动依然让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感到热血沸腾、义不容辞。通过远程投入抗疫前线工作,与疫区的医患以及各方工作人员对接,他们获得了学校与书本无法给予的珍贵体验,不仅磨砺了身心,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种种变故与困境。陈思颖

新闻推荐

读《鲁冰花》有感

□吴雅慧“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鲁冰花谢了,留下一粒粒种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