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男性气质”是什么 二元性别机制会被解构吗?

澎湃新闻 2021-02-24 07:43 大字

“娘化”现象,一般指男子穿着女性服饰或进行装扮后达到女性化外貌。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发布《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要“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有观点批判该提案将性格问题定义为性别现象,将男性特征置于与女性特征对立的框架中。也有讨论聚焦在“阳刚”与“男性气质”之辨,认为在过去历史中,强调阳刚、血性、担当的传统男性气质已然发生改变。

男性青年女性化,到底是男性气质的危机,还是男性气质在现代的新型态?澎湃问吧特邀伦敦国王学院媒介与性别文化专业博士候选人葛亮老师,一起了解男性气质的历史嬗变。@剑至死不松knight:从古至今,“男性气质”的标准是否发生变化?男性气质到底是什么?

葛亮:所谓的男性气质(masculinity)在当下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中被不断争辩,我们很难给出男性气质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总是能够识别出什么是或不是男性气质。

雷金庆教授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文”“武”两种不同的男性气质。但在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由于西方现代性模式的侵入,对于男性气质的认定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可以阅读宋耕和Hird2014年出版的著作《当代中国的男性与男性气质》,其中有讨论文人男性气质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呈现和变迁。

在不同的历史、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男性气质都会有不同的内涵。竹林七贤作为男性知识分子的性格特质,和现在我们所理解的男性气质就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应当明白“男性气质”或是“女性气质”都是被历史和文化建构的,“男性气质”的内涵并不稳定。比如颜色,现在的刻板印象是粉色属于少女,而蓝色更可能被认为属于男孩子。但是粉色在欧洲最初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是属于上层社会精英男性的颜色。直到现代社会中,才有了粉色对应女孩子、蓝色对应男孩子的划分。又比如现下会认为精干的短发会被理解为一种典型的男性风格,但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的古代,男性都留着长发。一方面,这反映了我们所处的男性中心-异性恋中心的社会对我们的认知造成的规训。在这样一个权力结构之内,身体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保持一致,男女的性别二元与男性气质、女性气质(femininity)一一对应。一旦有人逾越这样的戒律,就会被这个权力话语体系所惩罚,被标记为不可理解,被拒斥在主流的社会生活之外。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生理男性并不对应着ta必须要具有当下刻板印象里的男性气质。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样的性格特质应当是自由的,不论男性/女性气质,并且超越这个二元体系框定的各种标签。

@小兔兔:按照气质、思维方式区分人,二元的性别机制最终会被解构吗?

葛亮:二元的性别机制最终应当是被解构和消除的。“男性气质”可以属于任何人,而不与男性本身产生任何关联,同样“女性气质”也是。您提到的思维方式、个人气质的不同,本身就是个体的多样性差异,而不应该强制地被简单归类为男或女。

现今的教育不会专门办男校或女校,其实是性别平等工程取得成果的延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学校教育中就实现男女平等,不同地区和城乡的教育存在着差异。而同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校园生活、甚至课程内容中都存在许多不平等和歧视,而受害者也不仅仅是女性,而是所有性别。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女子持刀伤人后躲藏宾馆内 事发汽车总站附近,民警冲入房间将其抓获

本报讯(记者李楷诚通讯员张小彩)因纠纷持刀伤人后,嫌疑人持刀躲进了宾馆的房间里,处警的巡特警支队民警、队员随后制定抓捕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