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东坊寻小军
■王昆
临近年底,事务庞杂。脑海里一个朋友的身影却不时闪现,挂念之情与日俱增,便决定腾出时间,去寻访这位10多年未谋面的朋友。
此人叫小军,是我当时在南门外振兴路广播电台上班时认识的一位临街租碟的小伙,由于后来单位迁址,相互也都更换过几次电话,便彻底没了音讯。
穿过狭窄的围墙巷,拐到振兴路上,看到熟悉的高家菠菜面、刘峰泡馍馆和老式理发馆等标志性的店铺,瞬间产生时光倒流的恍惚。熙熙攘攘的集贸市场,延续着以前旺盛的人气。来到朱雀东坊小军家原来的住址,印象中南关村两排的小阁楼不见了踪影,眼前两栋赫然在立的商住高层,更增添了变迁后的陌生感。碰见几个刚买菜回来的老年人,便急着打听小军的消息,都摇着头说不认识。正灰心无助时,迎面走来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端详是小军家原来隔壁的老赵,温州人。问起小军,老赵指着巷子南口的一个临时搭建物说:“小军就在小区的应急服务站待着呢”。我欣喜地连颠带跑过去,掀开推拉门,猫着腰,伸进头喊了声:“小军”。正在专注给居民修理热水器的他,扭过头来,看见是我,惊喜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缝说:“老伙计,你咋突然降临了?外边冷,快进来”。十几年没见面,除了平添些岁月的沧桑,小军还是原来那样的敦厚善良、俊逸爽朗。
记得当年在振兴路上班时,为了方便,我就在紧邻单位背后的朱雀东坊小区租了一套单元房。此小区属南大街的拆迁安置户,居住人群复杂。一条狭窄的小巷把朱雀东坊小区和南关村隔开,小军家就在巷子东侧的南关村。虽每天穿梭其间,但都来去匆匆,很少逗留。有天晚上,走到回家的巷子里,忽然听到一句:“下班了”,抬起头,台阶上租碟的小伙儿正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虽感愕然,但很快就客气地应和了一声,脚步没停下就走开了。随后几次,只要碰到我,小伙还是热情地打着招呼。我慢慢感觉到小伙别无他意,就消除了内心的芥蒂,开始走近小军了。
有一段时期,每天晚上在电台编完新闻回家,路过小军的门店,都会进去和他谝谝。让我有些惊叹的是,小军扯出的话题,都是世界的焦点和国内的热点。小军独到的洞察和见解,让我时常忽略了自己是个新闻人,听小军在纵横风云。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小军的租碟生意也日益惨淡。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购进各种调料供给周边一些集贸市场和烧烤摊。小军人活泛,在斤两上该让就让,靠薄利多销,送货的辐射面越来越大。有一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刚下了场大雪,我还在办公室编稿子,接到小军的电话。话筒里,他喘气的声音搅和着刺耳的风声和摩托车急促的马达声,小军喊道:“我刚把孜然送到三爻村,已经快开到电视塔了,我专门给你家碾了一袋子调料,美得很,其他地方买不到,你一会过来取,周五回老家给父母捎回去”。
在只能容纳两个人站着的应急站,满满当当的堆放着几个消防器材,墙上挂着疏通管道的钢丝和各种检测仪器。问起小军的现状,他淡然地说:“现在孩子也大了,工作也不好找,就干起了公益,建起这个小区的应急站。一天忙忙碌碌的,觉得时间都不够用”。临走时,小军给我手里硬塞个烧鸡,说了句:“美得很,其他地方买不到”。
新闻推荐
岁末年初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各地都在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在这个关键时期,全国人民都紧绷疫情防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