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遭差评,有关部门不要“玻璃心”
线上申领市民卡,仅核验材料环节至少需7个工作日;将托管在人才服务中心的户口迁到相邻区,迁入地和迁出地两头派出所要跑四趟;12345”热线服务评价回了“不满意”,工作人员像是接到差评的电商客服打电话来质问……这些是记者近期在南京亲历的基层办事“痛点”。(1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据介绍,当时记者为新生儿登记户口,网上办理并不顺畅,便通过“12345”热线进行反映。虽然很快接到了多个部门电话反馈,但在线咨询一圈最终还得回到线下办理。事后,记者收到“12345”热线的评价服务短信后,对“态度是否满意”“结果是否满意”两项回复了不满意。
按理说,对服务不满意打个差评,本是公众的正常权利,也有助于帮助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然而,相关部门非但没有闻过改之,反而在次日打来电话质问,“为何评价不满意?”语气如同电商客服接到差评。这种态度不禁令人惊诧。
去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政务服务评价工作指南》《政务服务“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工作规范》两项国家标准,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国范围内的政务服务“好差评”,首次有了统一的方向指引和工作规范。但对照两项国标,南京有关部门在这起事件中的表现显然不合规。
根据工作规范,“线上差评,由承担差评处理职能部门与服务对象取得联系,明确差评原因及责任单位并按照分类处置程序进行处置。”“属政务服务平台推送的一般差评件,承担差评处理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响应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工作日。责任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对整改结果进行答复。”从记者的经历来看,有关部门打来电话不像是查找原因,更像是兴师问罪。在线申报户口登记系统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整改和答复。
应当说,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深化,基层办事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已得到较大改善,但也不排除在某些地方存在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要勇于面对问题,敢于解决问题。政务服务两项国标就将“差评”的回复率、回访整改率和回访整改满意率作为重点评价内容,着力打造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打服务差评遭质问”说明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听得了掌声,听不进怨言”。对此,有关部门一方面应加强政务服务“好差评”国标的培训力度,规范基层部门操作行为,真正用好用活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改”。同时,做好差评整改监督工作,严格保护评价人信息和隐私,对被打差评后故意刁难、打击报复企业和群众的相关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张淳艺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确保所有线索核查结果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证据充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论。狠抓侦查破案严打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