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交警”王亮: 他是“靠谱的人”
本报通讯员 华颖
在交警队伍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警察,但在街面指挥交通、排堵保畅、协助交警处理各种交通违法及交通事故却数不胜数;他们不是警察,但却一直为公安事业默默奉献;他们不是警察,却坚守警察信仰、忠于警务岗位、为维护辖区交通秩序畅通流血流汗。
王亮作为交警直属大队的一名辅警,加入交警队伍已有13年,干过路面勤务,也干过事故现场勘查。2019年,根据“交警进社区”的工作部署,他成为了全市第一批社区交警。一年多以来,凭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他以饱满的热情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了“交警进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
理性执法,做交通管理的放心人
作为交通管理者,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职责所在。铁面无私或者人性执法都是执法的手段,必究不等于必罚。王亮在开展社区工作时就是这样做的。
因为辖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拆迁村居比较多,大学城内流动摊贩比较多。王亮在社区巡逻时,注意到拆迁村居老年安置房周边占道经营现象时有发生,来走亲访友的车辆违停多发。他主动联系村委协调,在拆迁区域内不占用道路以及公共区域的位置,设立停车区域解决路边的车辆违停现象。
在大学城园区内,王亮更是经常步行巡逻,耐心地与违停车主交谈劝离,引导到就近规范停车场内停车。王亮步行巡逻的坚持,让不少违法经营者一见到王亮就脸红,自觉地收拾摊位离开。在这样的人性化执法过程中,既不引起群众的抵触情绪,又维护了辖区之内交通秩序的井然畅通。
排难解纷,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一年365天,只要有事联系他,‘马上到’或者是‘有我在,您放心’”在提起王亮时,社区居民经常这样夸他。
王亮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去做的,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实干精神,让大家每每说起他,总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靠谱的人”。
每逢阴雨天气,道路拥堵便是常事,人车匆匆,安全视线极为不好。王亮总是第一时间赶赴岗位,在拥堵路口中间耐心地疏导交通,尽力维护行车安全。王亮在雨天巡逻中发现,阴雨天学校周边车辆都会骤增,孩子们在车流中穿行安全隐患极大,单靠自己的力量杯水车薪。他主动与辖区内幼儿园积极协调,争取到园方以及家长的支持,成立志愿者护学队,保证师生的交通安全,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耐心细致,做社区群众的家里人
“以前处理交通违法,要到离家比较远的交警大队窗口办理,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处理了,真方便!”5月22日晚,社区居民小李来到交警服务站,仅用5分钟就办好了违法处理,不由赞叹“管理人性化”。每每社区居民到社区交警服务站办理业务,王亮总是贴心服务,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家里人。
居民张先生看着小区附近的交通变化,他为社区交警竖起了大拇指:“自从社区交警来了后,发现停车不那么难了,出行方便了,交通隐患也减少了,给他们点赞!”
其实,自打进入社区,王亮就琢磨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进入社区后,要做的工作和路面执法完全不同,应该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要换位思考,更有温度地替社区居民着想,把‘接诉即办’转变为‘未诉先办’。”
在平时,居民总能遇到王亮提醒大家出行注意事项,在社区的微信群里,他经常分享交通安全知识与常见案例。对于居民们的问题,也是知无不答,真正像家人一样“住”在了社区。
工作上忙碌,照顾家人的时间自然就少。王亮每天除正常上班时间外,他还要在早晚高峰和中午担负周边学校执勤护学岗位。而已经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他却一次都没有接送过,甚至连班级家长志愿者执勤都是由父亲代替他去。陪伴已经一岁多的儿子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无怨无悔,相信孩子长大后会理解的。
交警进社区过程中,王亮在做好“问题车、问题人”基础数据调查、社区交通“微循环”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外,还和同事还要完成交通违法处理、车驾管服务、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交通设施巡护、隐患排查、社情民意收集、交通安全宣传、换位体验、建立公共关系等10余项工作任务,并积极招募社区志愿者加入“牵手”和“啄木鸟”志愿者协会,成立志愿者服务大队,形成“交警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化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格局。
王亮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却因为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责任而变得不平凡。
新闻推荐
反恐防暴专题演练现场。恳谈会现场。半岛全媒体记者徐玮苓通讯员刘鑫为进一步加强金湖路街道安全防范,提升居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