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4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会换届大会在湖北宜昌举行。本报作为理事单位参加本次活动。期间,参加活动人员还分赴宜昌兴发集团、许家冲村、柏斯音乐集团等地,
宜昌兴发集团第一热电厂沿江拆迁现场黄柏河小溪塔段呈现出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宜昌江段监测到长江生态"指标生物"江豚成为网红打卡景观随着宜昌生态环境改善中华秋沙鸭来作客宜昌市?V亭区长江兴发园区段拆迁还绿效果宜昌西陵区红星路小学生态小公民在江边捡拾垃圾枯水期长江宜都段滩涂成鸟类乐园宜昌兴发集团沿江段复绿现场宜都兴发绿色生态工业园全景□本报记者邓武宏陈文圣
遭遇困境:“化工围江”威胁长江生态安全
宜昌是长江中游的起点,“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境内长江径流232公里,拥有岸线536公里。
化工是宜昌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一度贡献了宜昌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然而,粗放的生产方式,也让宜昌一度陷入“化工围江”的环保困局,威胁着母亲河长江的生态安全。
利刃出鞘:打出“关改搬转治绿”组合拳
2017年,宜昌制定实施《宜昌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打出“关改搬转治绿”组合拳,即关停一批、就地改造一批、搬迁入园一批、转产一批,对沿江综合施策持续“治”、全民参与全域“绿”。目前,134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三年攻坚计划接近尾声。今年10月,作为宜昌化工产业主要承载地的姚家港化工园、宜都化工园,双双跻身国家绿色工业园区。一批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正向高精尖、向绿色循环发展。
“关改搬转治绿”换来了“脱胎换骨”。宜昌取缔非法码头216个,关闭沿江排污口26个,长江宜昌段63个经营性码头、2个锚地岸电全覆盖,船舶停靠期间零排放、零油耗、零噪声,实现了“外修生态”强基。同时,宜昌“内修人文”铸魂。全市40万中小学生同上生态文明课,多名党员组成的“长江哨兵”屹立清漂船头开展义务巡查,长江边捡拾垃圾的“三峡蚁工”五年间累计捡拾上千吨,“四季挖窝、三季种树”推动宜昌森林覆盖率达到65.7%,位居全省市州第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宜昌化工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由2016年的33%降至19.9%,精细化工占比提高到了36.2%。
“关改搬转治绿”也为宜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动能提供了空间。数据显示,目前宜昌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宜昌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9%。
“颜值”回归:“江豚逐浪”一江清水里
如今,曾经消失的身影逐渐回归:宜昌江段长江江豚种群从2头至3头增长到了17头以上,成群的中华秋沙鸭现身沮河国家湿地公园,500多万尾中华鲟从宜昌放归……长江东流孕育的亿万生灵,再度在此找到了曾经熟悉的居所。
相关数据显示,宜昌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2019年高质量发展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湖北省长江大保护标志性战役现场推进会连续三年在宜昌召开。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1至9月,宜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3%,较去年同期上升21.3%,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一。
本版图片由三峡日报社提供。
新闻推荐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精彩瞬间和值得铭记的时刻。11月23日,转角时光悦书房举办了主题为“人生第一次”的脱口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