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剧有多烂、怎么整治 这个文件都说明白了
前几天,社交媒体流传一条短视频:一位女演员拍戏时全程念“1、2、3……”后续靠配音演员补上台词。尽管很多人对这种套路有所耳闻,但真看到时,仍觉得荒诞。说好台词,不是演员的基本功吗?
近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的几点意见》,直指我国电视剧创作重演员、轻编剧、轻导演、轻制作现象。具体包括:
有的演员自带编剧,随意在现场改动剧本;
有的演员自带化妆师、服装师,不按剧情需要设计自己的形象;
有的演员不尊重对手,不熟悉剧情,甚至不背台词;
有的经纪公司过度关注艺人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表现,甚至拒演、怠工等挟迫制片人和导演就范,使电视剧(网络剧)的正常创作受到严重干扰。
条条戳中要害,很多人心里都在自动对应一些演员和电视剧了。是该下大力气治治电视剧创作的“歪风邪气”了。
《意见》提出必须坚决抵制以上四类行为,态度鲜明,有针对性。由行业协会来发布,以期形成行业自律,也恰当且有必要。不过,要达到预期,难度不小。
先说演员。演员话语权的扩张,压缩了导演与制片人的发言权,必然影响作品质量。以前有“戏霸”一说,多指那些演技派演员调用经验指导片场,但即便德高望重,“戏霸”也不是个褒义词。如今的年轻演员虽少有“戏霸”,但他们的“霸”体现在:片酬畸高、挟流量自重、不敬业。这些现象之所以越来越影响电视剧创作,乃至让其背离创作规律,原因就在于粉丝经济时代,一些年轻演员坐拥流量优势,“流量魔盒”威力巨大。
再说资本。资本其实可以驱使演员重视创作,比如拒绝起用不敬业演员,将靠脸、刷流量者拒之门外,但问题是,资本并不关心演员的演技,而只关注谁可以换来收益、创造更大利益。它可能会跟在行业协会后面喊几嗓子“抵制”,但转身依然会去争相使用那些虽然没什么作品但名气很大、粉丝众多的演员。
一个例子是,“天价片酬”问题,行业内纠结了多年,未能解决,最后还是管理部门更具力度的治理,才降了温。但演员演不好戏、改剧本、不背台词等问题,更细节,更软性,完全依靠行政管理解决并不现实。
所以,虽然很难,但要解决演员的基本功、职业素养问题,实现良币驱除劣币,还得行业和演员自身更有作为。
表面的演员问题,其实是综合性的。资本逐利、流量为王、粉丝文化、视频风口、平台竞争,渠道潜规则……在各种力量博弈纠缠的背景下,演员的最大杀手锏,就是利用名气快速变现。如此,谁还重视演技?另一面,当一位资深实力派演员在某部剧中以一个小配角出彩,当一位年轻演员沉下心来认真打磨演技,被惊艳的观众总不吝赞美。
这给演员提供了一个思路:何不放弃短期利益,热爱行业,尊重创作,把成为一名好演员变成职业自觉?对于电视剧创作行业组织来说,如何让观众评价——尤其是批评声音,更深度影响影视剧创作,如何引导演员、编剧、导演更敬畏受众意见,如何避免资本对影视剧创作的过度干预,还要用更多思考和探索。
这是条漫漫长路,但也是“正道的光”。坚定地走下去,烂剧才会少一些,精品才会多起来。苦烂剧久矣的观众,才会慢慢回归。(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我喜欢在阳台上种花花草草,用花盆种,用废旧的塑料箱种,也用修剪过的洗衣液瓶子种。反正,能种花的容器,都被我废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