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教化“招数”有哪些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在省尼山书院举行的“荀子公开课上”,南京大学教授李承贵在解读“荀子的教化思想”时表示,荀子从“性恶论”主张出发,认为人需要教化,社会需要教化,“既然教化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所以荀子提出以‘礼’、以‘乐’、以‘身’教化的方式,去推行教化,这也构成了荀子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人性恶,所以需教化
李承贵介绍,什么叫教化呢?就是采取种种不同的形式,通过对人的教育培养,以改造人心移风易俗的实践活动。在儒家看来,这是自己的基本使命。
比如孔子在阐述《六经》的作用时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显然,强调的是教化。
至汉代,《汉书》对儒家的任务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之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阐释得更清楚了。
在这方面,荀子持什么观点呢?从“性恶论”出发,荀子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意思是说,人的天性,是自然的材质;后天的行为,是隆盛的礼法条文。如果人没有质朴的天性,那么人为的加工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为加工,人的天性就不能自行完美。所以荀子又强调,“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就是教化。由此可见,荀子之所以提出教化,是因为人性恶,因此提倡教化就具有了必要性。
但是,既然人性是恶的,教化能不能收到效果呢?荀子认为是有效果的,通过教化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和品性。荀子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意思是说,一个人可以为圣人,也可以为盗贼,也可以为工匠,也可以为商人,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注错习俗”,即在于后天的积累和培养。
荀子进一步阐述,“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干、越是古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地方,夷、貉是相对落后的地方,这两个地方的孩子,刚出生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但是后来习俗却有很大差异,根本原因,还是后天的教化使他们发生了变化。
由此可见,荀子认为教化不仅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他提出了推行教化的三种方式,即以礼教化、以乐教化、以身教化。
以礼教化,礼也要与时俱进
荀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
李承贵分析说,荀子通过这段话清楚地表达出以礼教化的观点。礼义是什么呢?用一个比较现代性的定义来阐述,就是指协调社会纷争或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规范。
那么,怎么以礼教化呢?《荀子·性恶》篇中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由此荀子得出结论,“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李承贵分析,荀子这段论述分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人的情感、意志、认知,也即精神世界,是需要礼义来规范的,需要教化的,否则就可能散乱。第二个层次是指人的衣食、居住、动静,即日常生活,需要教化,否则就会触犯禁忌而产生毛病。第三个层次谈容貌、态度、进退、趋行,实际是指公共关系,也需要以礼规范,否则就会显得庸陋粗野。
在这三个层次上,荀子都有更详细的阐述。比如,第一个层次中,谈及人的情感需要礼义来规范和调节时,荀子认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同时又认为,“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慑伤生”,就是说礼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仁爱礼敬的社会风气,又能使人养成躬行仁义的美德,但礼也有其中庸之道,在设立哭泣、哀痛的社会规范时,也会避免过度悲戚,以至伤害身体。
第二个层次,人的日常生活也是需要礼义规范和调节的。荀子认为,人的衣食住行,都能反映出吉凶哀乐不同的情感,“两情者,人生固有端焉”,这也是正常的现象,那怎样把这种情感调节好,能够取长补短?“使本末终始,莫不顺比,足以为万世则,则是礼也”,最终还是依靠礼的作用。
第三个层次,谈到公共空间的相处之道,就更好理解了。在公共场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荀子·非十二子》篇中说,“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尤其是后面,讲得很好,遇到穷人、遇到草根,要有告导宽容之义,充分体现了荀子的人文关怀精神。
李承贵介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荀子提倡礼义教化,主张在人的情感意志、日常生活、公共交往这三个领域都要以礼教化,即使今天看来,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还要注意一点,礼毕竟是人制定的,那么礼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我不是说完全改变,而是说需要调整。想想看,如果现在大家按照《礼记》的要求去穿衣服、吃饭、为人处事,你肯定会说‘会累死的’。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需要对礼的内容作一些与时俱进的调整。”
以乐教化,可以移风易俗
在以乐教化方面,荀子是这样说的:“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什么是乐呢?简单地说,所谓乐,就是使人心情愉快的艺术形式。
当然,在荀子看来,乐不仅能使人心情愉快,还有教化的作用。《荀子·乐论》篇说:“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在荀子看来,礼是维持这个社会秩序的,乐则是融洽这个社会氛围、调解社会矛盾的,所以“乐合同”。但是,无论礼还是乐,都关乎人心,都能发挥对人的教化作用,所以从目的论来说,二者是一致的。
荀子认为,乐对人的教化作用,首先是可以通顺人情,使人感受到情感顺畅,所谓“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开心快乐是“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人人都追求的一种健康情感。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诗经·关雎》篇,通常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小伙子读给女朋友或者喜欢的女孩子听,女孩子肯定很开心。即使面对一个失恋的女孩子,用这首诗去开导她,也可能让她的不愉快情绪缓解放松下来。
第二,乐可以调适身心。荀子认为,“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容貌指身,志意则指心,在荀子看来,乐对容貌、对意志,即对人的身心都能够起到教化、引导的作用。
第三,乐可以风化民俗。在这方面,荀子认为,“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显然,在荀子观点中,乐对民间习俗、社会关系的调整与教化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荀子得出结论,“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可以使人心向善,能够深刻地感化人,能够改变社会的风俗习惯,所以圣王也喜欢通过“乐”来引导百姓,使他们和睦相处。
李承贵说,充分发挥乐的作用,这其实也是社会治理的一种“软实力”。
以身教化,身正而人正
《荀子·君道》篇中说:“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
李承贵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荀子认为,如果一位君主,能够尊崇礼义,能够任用贤能之士,又无贪利之心,做一个好榜样,臣子百姓都来学习,那么就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其实,这就是以身教化。
以身教化,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传统,特别是儒家的一个传统。所谓以身教化,即身教,也即“趋善向贤”。《论语·为政》篇记载孔子的话,“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句话讲的就是“身教”。
在荀子的观点中,除了重视礼教、乐教,也非常重视“身教”。对于“身教”,荀子也详细阐述了其具体内容。
第一,身为仪范。在这方面,荀子说:“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仪,指日晷,是一种利用日影来测定时刻的仪器。景,通影。荀子的意思是说,国君就像测定时刻的标杆,民众就像这标杆的影子,如果标杆是正的直的,那么影子也会是正的直的。后边,荀子接着说,“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强调榜样的作用,要求国君要作表率,要作为一个榜样起到教化作用。
第二,身正人正。荀子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第三,身歪影斜。荀子说:“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覆倾,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斗斛敦概者,所以为啧也。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按照荀子的说法,一个国君如果好权谋、好曲私、好覆倾、好贪利,则下必甚焉。
那么,荀子的以身教化有意义吗?有意义,但是落实到做,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所以荀子又说:“君子者,治之原也。”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和社会,关键在君子,正因为君子是榜样。
李承贵说,总而言之,从荀子相关论述来观察,荀子是提倡教化的,以礼教化、以乐教化、以身教化,构成了荀子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荀子的教化,第一强调的是“别”,通过礼的规范,才能形成和保证社会的稳定,所谓“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乐的作用是“合”,身的作用则是表率和榜样。正是因为人性恶,荀子认为,如果不进行教化,则社会必然缺乏伦理、秩序混乱,所以荀子说“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新闻推荐
李敬全大型秦腔剧《春上五陵塬》是由作家王海的长篇小说《天堂》改编创作的,精彩演绎和轰动效应让我非常震撼。观赏《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