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办比窗口办更麻烦?“指尖政务”需迭代升级
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等“互联网+政务”平台办理业务,已是大势所趋,疫情的发生更进一步催生了对线上服务的需求。不过部分群众反映,一些政务服务有时线上办比窗口办理更费时、更麻烦。
“指尖政务”三大堵点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努力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在探索过程中,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
——端口太多,让人无所适从。目前来看,“App+小程序”正成为移动政务服务的主流模式。在西部某省,除省市县各级有不同政务服务应用外,还有公安、交警、人社、社保、医保等各单位、各部门的业务平台,而且由不同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每使用一个平台就需要注册、验证账号。在微信上打开某个小程序,在“亮点专区”选择公积金查询板块,按提示实名认证后,点进各市州查询,界面却没有任何响应。该小程序中的生育登记、婚姻登记等业务同样无法正常使用。
——系统不稳定,操作易出错。“不靠谱”“让人崩溃”“反应太慢了”……这是部分网民尝试使用“指尖政务”后的吐槽。一些办事群众表示,他们遇到过重复注册、多次验证身份的情况,以及上传较大文件慢、操作易出错等问题。
——申请虽然快,等待却漫长。近段时间,某大学研究生袁嘉颖在写论文时,需要某市0到3岁新生儿以及婴幼儿托育机构的数据。她听说当地在网上开设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准备一试,但通过小程序一查,最后选择放弃。半月谈记者登录该平台后看到,依申请开放栏的列表已经有一年多未更新。最新的一条是关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这条需求2019年4月8日申请,民政部门2019年7月19日才给出答复。
服务大厅仍排长队
在某市政务办事大厅,办事群众络绎不绝。半月谈记者在79个窗口转了一圈,发现忙闲不均,其中医保、交管业务最为繁忙,虽然开设了多个窗口,但取号等待人数仍多在20个以上。一名群众表示,窗口到点下班,取了号也不保证能办上事,只能作废。
据通报,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办事大厅办事,需先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预约。群众反映,每周五下午,公众号统一开放下一周号源。放号时,页面要么打不开,要么打开时已无号,一般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抢到号。
一家公司的业务员说,现在网上办理证件,方便是方便,但是有时候文件出错了都不知道是哪里出错就被打回来了,网上又没有人及时答复。“等个两三天,然后系统出一个结果,是‘审批未通过’。还不如直接去窗口,不懂可以问,有工作人员教。”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表示,适合线上办理的政务,一般应该是规范化、标准化的事项,流程相对比较单一。有些地方是把一些不适合线上处理的政务搬到线上,效果并不好。
此外,在办事群众中,不乏老年人及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员,线上全流程自助办理对他们而言比较难。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线上办确实便捷,但也需把握两个平衡,一个是现代信息化办公方式与传统办公方式的平衡,一个是部门实际办理能力与方便群众之间的平衡。
定期“体检”,疏通堵点
受访人士建议,要避免“指尖政务”流于形式和口号,需定期开展“体检”,围绕新的问题、堵点,不断迭代升级。
“一些App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背后是数据治理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陈晓运说,了解群众所需,扩充入口,才能够更好解决相关问题。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不同单位、不同业务间的“数据烟囱”仍然明显。即使有时完成了一次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但协商时间长、难度大。
“把相关类型的业务整合在一块,让老百姓进入同一个App就可以连接到不同的行业系统中去,技术上是可以达到的。”庄德水说,在法治的前提下、保密的基础上,可以多运用倒逼机制来推动部门间共享信息。
(文/图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12月5日电(记者周闻韬周凯)记者从重庆永川区吊水洞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获悉,12月5日23时许,永川吊水洞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