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如果起搏器是个手机 你希望它有什么功能?

澎湃新闻 2020-12-06 07:50 大字

原创 崔医声 医声相伴崔松说 

今天来说一说起搏器的功能。

如果起搏器是个手机...

你希望它有什么功能?

那肯定是多多益善啊!电话、短信、上网、拍照、某宝、抖某...就像手机电话短信是基础功能,APP们属于特殊功能。

和手机一样,起搏器也有基础功能和特殊功能。

起搏器的基础功能

常规的起搏器能干“一件最基础的事儿”——那就是监测心跳,万一超过一定时间没有跳动,它就发出电脉冲,让跳不起来的心脏恢复有节律的跳动。

听说起搏器有很多种类,

很多功能。

我们先说说普通的起搏器,简单的来说根据植入心脏电极的数量,一般分为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

顾名思义,只有一个心腔植入电极,一般在右心室,所以叫“单腔起搏器”。

(点击图片放大)

双腔起搏器

在两个心腔内分别植入电极,一般在右心房和右心室,就叫“双腔起搏器”。

(点击图片放大)

那是不是

装两根电极更好呢?

在详细介绍心脏的时候说过心脏的电路系统,“发电机”窦房结发出电脉冲,通过结间束到达“中继站”房室结,再通过希氏束继续下传到达左/右束支。简单地说,心脏的电活动就是按照窦房结→心房→心室的顺序进行传导,形成有效的收缩。

双腔起搏器的两根电极就能使心脏按原来的顺序进行房室顺序起搏,这就叫“生理性起搏”。

而单腔起搏器相对来说就更简单、“粗暴”,只要起搏器没有监测到心脏自身的心跳,心室的电极就进行起搏,带动心室的收缩,泵出血液打到全身。

所以单腔起搏器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房室顺序收缩,可出现“起搏器综合征”,一般情况下建议植入双腔起搏器,但当心房没有办法发出正常的电脉冲时,双腔起搏器里心房的电极就起不了作用了,比如需要起搏器治疗的永久性房颤病人,只用装单腔起搏器就行了。

再来说说

起搏器的特殊功能。

起搏器的特殊功能

①更符合生理需求的“频率应答”

以前起搏器都是固定频率的,设置好一分钟跳60次,就会每一秒都发出电脉冲起搏。可人体在做不同的事情时,心跳也是不同的,起搏器能不能模仿呢?

这就产生了“频率应答起搏器”,也就是“Respond”,可以根据人在活动的时候所需要的耗氧量来增加起搏器电脉冲的输出频率。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时候有更快的心跳来保证我们全身的供血和供氧。

比如你安静的时候起搏器跳55-60次/分左右,而你在上楼梯、跑步、爬山,起搏器会感觉到你在运动,就会有意地多发出一些冲动,让你的心跳能够和身体的运动状况相适应,跳70-80次/分左右,这样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状态。

②可以治疗心衰的起搏器

心脏功能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非常难治疗,有时药物全都用尽了,也是束手无策。起搏器在发展史上的又一大突破是什么呢?就是治疗心衰!医学家们发现:如果左心室、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话,心衰就会加重。哪怕左、右心室收缩的时间差了几十毫秒,别小看这么一点点时间,这会让整个心脏的收缩不协调,心脏收缩功能就会受损。

那是不是我们可以利用起搏器来让左、右心室协调起来呢?如果在左、右心室都装一个电极,同时起搏,这样不就让两个心室收缩协调了吗?于是,就由此发明了“三腔起搏器”。

这“三腔”指的就是: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各放一根电极,并且这三个电极发出电脉冲又是有序的,使心脏协调地跳动,来治疗心衰,可以大大改善心衰病的症状和存活率,这又叫“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③可以除颤的起搏器

起搏器还有一个了不得的功能。

有没有看到过医疗剧里医生碰到某个人突然倒下,给他做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后,拿出了一个机器,放在病人胸口两侧,按下放电按钮,病人一下子“弹”了起来,这叫“除颤仪”。遇到了需要急救的突发事件时,放在病人的体外除颤,挽救他/她的生命。

可是如果这个病人倒在四周无人的地方呢?或者旁边没有除颤的仪器呢?那他/她不就会面临死亡的危险了吗?怎么办?

医生就会筛选那些有很大概率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有很大猝死风险的病人,给他们装一个特殊的起搏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这个起搏器里边带有“线圈”,它可以在人的体内放电,从而起到除颤的作用。而且因为它是直接在心脏里面放电,所以需要的能量要比在体外除颤时用的要小得多。植入了这个装置,就像贴身带着一个除颤仪,走到哪儿都保险了!

而且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CRT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ICD可以联合起来,就叫CRT-D,又能够治疗心衰,又能够预防严重心衰引起的猝死。

④不怕磁共振的起搏器

上回说到了一般的起搏器怕核磁共振。因为起搏器基本都是金属做的,在磁共振里会出现信号干扰、发热、移位的现象,所以起搏器一般是“怕”核磁共振的。

可是装起搏器的病人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可能还患有其他的疾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那么装了起搏器不能做核磁共振,岂不是会耽误很多事吗?

于是医学家们又研制出了可以做核磁共振的起搏器。尽量减少起搏器里“铁元素”的使用,用那些磁性不强的金属来代替磁性强的金属,减少了“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热量,使电极不会移位、发烫;并且通过一些特殊的设计,使起搏器在强磁场内的电信号不会受到干扰。这就是新型的“兼容核磁共振起搏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又有了“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部位也增加了希氏束起搏等等。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可充电的起搏器”、“用射频能量传递信号代替电极的起搏器”等等的新型起搏器会越来越多。

科技总在不停的发展,目的只有一个:不断地为人类服务,让我们更健康/恢复健康,可以更幸福地生活。

以上图文为“崔医声”原创

版权归“医声相伴崔松说”所有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去年驾驶电动自行车 致死人数超8000人 专家呼吁立法强制佩戴安全头盔

(资料图片)在我国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12月1日,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举办了“电动自行车道路安全与伤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