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修德与用才(三)

广安日报 2020-12-06 00:32 大字

□雷盛成

B 以德服众

《弟子规》言:“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权势强制要求别人服从,别人只会口服心不服;在道理、道义上能让人服气,别人才会心服口服。孟子亦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卫上》)

历史上,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华夏之族,靠的不仅是武力的强大、经济的实力,更重要的是靠这个文明古国崇尚德行和礼仪的文化。在汉代、唐代有许多外国使臣来访,见中国人民相处彬彬有礼,特别和谐,羡慕之下回到国家禀告国君,从此国君称中国皇帝为“天可汗”,即天底下公认的领导者。这个称号并非因武力强大迫使别人给的,而是自身做出表率,让人自发跟中国学习,心悦臣服。所以,要使人服气,首先要有德行。正如《论语》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即位三年无所作为,下属以喻讽谏,原来庄王在韬光养晦。《韩非子·喻老》记载:“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修养德行,研习韬略,大刀阔斧改革政事,最后令大臣、国人和诸侯信服,称霸天下。其以德服众,从“绝缨宴”这个故事即可见一斑。汉代学者刘向《说苑·复恩》记载:“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后三年, 晋与楚战,有楚将奋死赴敌,卒胜晋军。王问之,始知即前之绝缨者。”说的是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息了叛乱,非常高兴,班师回朝,即在宫内举行盛大的庆功会,大摆筵席。群臣尽情畅饮,从中午喝至傍晚,大家酒兴仍浓。庄王命令点灯,继续狂欢。庄王看到群臣们这样高兴,就让自己的爱妃许姬给大家敬酒,许姬漂亮,出来给大家敬酒更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氛。正当她给大家一一敬酒时,一阵大风吹来,把大厅里的烛火全吹灭了。这时有人趁机扯住了许姬的衣袖,想调戏她。许姬非常聪明,她并没有声张,而是趁机把那人的帽缨扯断,请求庄王查出这个人后处治。庄王听后,却大声说:今日宴会务必尽兴痛饮,为了不拘君臣之礼,请大家把自己的帽缨都摘下来。大臣们都摘下自己的帽缨后,庄王才命人点灯。许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情有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民不会再为楚国尽力。许姬不由得赞叹楚王想得周到。三年后,楚国和晋国交战,有位名叫唐狡的大臣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五度交锋五度奋勇作战,带头击退了敌人,并从敌人包围圈中救出庄王,最后终于大获全胜。在论功行赏时,庄王讶异地对唐狡说:“我自认为我的德行浅薄,平时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到这样的地步呢?”唐狡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从前喝醉了酒而失去了礼节,大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于是我暗暗发誓,必将报答您的宽容,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我就是三年前那天晚宴上帽带断了的人。”庄王听后亦十分感叹。大臣唐狡调戏自己老婆而不追责,足见庄王德行之高。

要让属下服气,儒家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即为孟子所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如孔子所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强调一个人没能获得成功,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真正的君子,遇到问题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来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论语·卫灵公》中进一步说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当我们反省自己时很深刻,而责怪别人时却很轻微宽恕,这样就可以使我们远离怨恨。

孔子所称赞的尧、舜、禹、汤、周公身上都体现了这种“求诸己”的品质。商汤王在大旱中向苍天书写罪己祈文:“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以万方。”意为若天下百姓有罪,罪在我这个做国君的一人身上,没有起到身先士卒的作用,没有把百姓教导好,若这罪是我无意犯下的,就请不要把它殃及到天下百姓。和汤相似,尧帝也是这样做的。尧帝在路上看到两名罪犯被押往监狱,问二人为何犯罪。二人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粮食颗粒无收,饥饿至极,没办法偷了邻居家的东西吃,结果被发现了。尧帝听后命令押解的狱卒将二人释放,把自己抓起来。在场的人都十分惊讶,尧帝诚恳地说:我作为一国之君,犯了两个过失。其一,我没教育好国民,让他们犯了偷窃罪;其二,我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德行,所以上天感应责罚,久旱不雨,其责任全在于我,所以你们将我押走吧。

古代圣贤之人,遇到问题总是敢于担当,并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易经》上有两卦,泰卦和否卦——“地天泰,坤上乾下;天地否,乾上坤下”,为我们说明了“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的道理。有问题,大家都自我反省,结果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天清地宁;若遇到问题相互指责,推卸责任,相互抱怨,结果就是天翻地覆。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正常应是天在上、地在下,泰卦都是坤上乾下,结果反而吉祥。原因便是,乾和坤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便能引来天清地宁。否卦恰恰相反,乾和坤仅仅在各自的位置,各居本位要求,指责对方,不断挑剔,这样便是“各相责,天翻地覆”。

能够让自身修得良好德行,让大家心服口服,即为以德服众。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员后患抑郁症 造谣者至今未赔偿

一次寻常的取快递,却成为了四个多月“噩梦”的开始,浙江杭州28岁未婚女子吴女士如今情绪崩溃至抑郁。12月4日,吴女士回想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