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公考培训也要经得起“公考”

济南日报 2020-12-03 11:36 大字

黎青 作

□戴先任

随着公务员考试报名,相关培训班又红火起来。“全程一对一私教协议班”、“全程封闭冲刺协议班”等协议班,承诺“考不过,就退费”。然而,考不过,培训费真的能退吗?北京市海淀法院通过案例梳理,以案释法,提醒考生谨慎签署培训协议。(12月2日《北京青年报》)

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求职者“求稳”心理也更强烈,这也让公考培训市场火爆了起来。但公考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少公考培训机构套路满满,在高额利润驱动下,“坑你没商量”。今年7月中旬,中公教育就因遭学员频繁投诉退费难而深陷“退费风波”,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点名。

公考培训市场,如同处于“三不管地带”。目前对于公考培训市场缺乏行业标准,没有行业协会和相关法规监管,这正是导致公考培训市场乱象的根源所在。如对于师资问题,人社部门表示,公务员培训并非技能培训,目前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没有硬性要求,更无公务员培训师职称之说;就价格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培训机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价格高低管不了”,只有“不明码标价”“不履行承诺”等行为才会管。

对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标准,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明确相关监管部门,打击虚假宣传。同时,广大考生也要理性消费,要增强维权意识与防范意识,选择资质更为完善的公考培训机构,不要相信“包过”的虚假宣传。当然,关键是需要考生端正对公考的态度,没有“包过”的一劳永逸心理,没有“赌博”心理,公考培训也不会有那么多“赌场暗坑”,才能避免被不法培训机构钻了空子。

公考培训也要经得起“公考”。公考培训市场不能野蛮生长,不能继续在监管盲区“跑野马”,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规范引导。要好好降一降公考培训的虚火,促进公考培训市场规范化,用法治力量矫正有些跑偏了的公考培训市场。

新闻推荐

找寻精神的灯火

读书的点滴积累,就像山中流淌的小溪,经雨水冲刷、甘泉涌入,渐渐开阔,汇聚成河。编前语生活节奏是快的,读书是慢的。也许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