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不为难老年客户”需要重塑流程

新安晚报 2020-11-24 11:00 大字

□然玉

11月21日,有网友爆料称,湖北广水94岁的老奶奶行动不便,为了社保卡激活,被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相关报道引起了网友的热议。22日,涉事银行公开道歉称,事发后工作人员及时赶到老人家中道歉。并表示将以此为戒,举一反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提升服务质量。(11月23日澎湃新闻)

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这极具冲击性的一幕,让很多人瞬间义愤难平。近些年来,不论是公共职能部门,还是市场商业机构,其一线办事窗口“为难”老人的事情频频发生。公众在替老年人抱不平的同时,也一再呼吁所有的涉老服务场景,都要重新检视自身的工作态度与办事流程。然而,这起最新曝光的案例又一次表明,与之相关的“适老性改进”还很不到位。每每通过奇葩个案的催化,才能发现漏洞、被动整改,这是令人遗憾的。

就银行而言,其日常业务开展,一般都是照章办事。银行职员的典型思维就是“合规化”“走程序”,让客户去适应业务规范,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处理”。银行怕多事、怕担事,而不惜让老年人自己“承受所有不便”,类似做法,并不少见。

事实上,倘若银行稍稍用点心,就完全可以避免掉很多尴尬与争议。就以人脸识别身份核实为例,如今早有成熟的技术,能支持移动终端设备的验证。让94岁老人被抱着、抬着在自助机上做视频认证,根本是没有必要的。在回应此事时,银行方面也承认“存在服务意识不浓的问题”。然而,简单将此事归结于基层职员服务不到位是有失公允的。从本质上说,银行系统“涉老服务”专门业务流程的设计,是严重滞后于老年社会的大趋势的。

时至今日,银行对于老年人所提供的差异化服务,是少之又少的。一直以来,银行都习惯按照“价值”对客户进行分类、进而实行差别化管理,比如说“普通客户”“VIP客户”等等,对于顶端的高净值客户,银行甚至可以提供定制化、上门、一站式服务——若是以这种专业精神对待老年客户,又怎会发生“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的闹剧呢?

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客户,银行的后知后觉、不肯作为,越发显得不合时宜。我们理解,“适老性改进”与银行的逐利性以及“效用至上”的商业逻辑可能有所抵牾,但需要厘清的是,落实好社会责任,同样是优秀企业的应有之义。不为难老人,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有这个心、真正开始行动。

新闻推荐

男子狱中通过网恋诈骗38万 狱方:手机系外协人员带入又见“狱中情圣”

44岁的单亲母亲和男子“网恋”三年被骗38万,却发现“男友”竟然是在狱服刑犯。如此诡谲的故事,近日被媒体挖了出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