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信用债“走下神坛”!为何违约潮来势汹汹?风险发酵影响几何?会否引发系统性风险?

界面新闻 2020-11-18 09:14 大字

实习记者丨伍汝苗

万万没想到,打折力度最大的不是“双十一”,而是信用债。近期,华晨集团、紫光集团及永城煤电信用债相继违约,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大地震,也遭致了投资者的“信任危机”。

对此,11月17日,在发改委召开的1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在应对债务风险以及违约处置方面,将重点在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监管。充分发挥地方的属地管理优势,通过项目筛查、风险排查、监督检查等方式,做好区域内企业债券监管工作,防范化解企业债券领域风险。二是强化协同。加强公司信用类债券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构建高效的工作协同机制。三是抓早抓小。建立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针对个别苗头性风险隐患,密切关注相关债券的付息兑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为何本次信用债“违约潮”来势汹汹?

中泰证券宏观分析师吴嘉璐认为,外部融资支持大幅减弱、叠加自身业绩增长又恢复较慢,或是这次国企现金流明显恶化、违约风险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吴嘉璐表示,上半年企业营收和利润一度恶化,并不是不存在违约风险,而是在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下,很多企业仍然可以借助大量的外部融资,来弥补现金流的短缺,违约风险被暂时“掩盖”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国企本身的经营绩效偏弱,很难依靠自身业绩的增长来弥补现金流的短缺。2017-2018年国企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上游产品大幅涨价,但2018年以后国有企业利润增速便再次回落,并持续低于民营企业。今年疫情发生以后,国企利润大幅下滑,截至9月份利润总额同比仍下滑14.3%,而民营企业的利润基本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

国信固收研究团队指出,由于本次信用违约事件涉及国有企业,超出市场预期,悲观情绪快速蔓延,引发了信用债市场巨震,带来“债基净值下跌-赎回-抛债-利率信用齐跌”的连锁反应。

在上述团队看来,信用债违约风险发酵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第一是对局部低价债性品种的冲击。伴随国企信用债超预期的暴雷,信用体系重塑,转债投资者对于低价债性品种的信用风险也可能出现重估。第二是由流动性冲击带来的债基被动抛压。由于信用债市场巨震,债基净值短期跌幅较大,这导致债基赎回压力加大,有部分转债持仓的债基为获取流动性也将被动抛售转债。

中泰宏观分析师吴嘉璐则认为,短期来看,确实会对市场信心造成较大的打击,部分债券遭到抛售,信用利差也会被拉大,不过目前向流动性风险传导的概率并不会太大。而长期来看,我国长久以来的信用定价偏差逐渐会被纠正。去年以来从城投信仰的打破,到国企信仰的打破,短期市场确实会有震荡,但中长期来看,每一次信仰的打破,对于债市定价和结构优化都是有利的,市场本就不应该有所谓的“刚兑”信仰。

目前,信用债市场情绪低迷,这样的违约事件之后是否会频繁发生?

浙商证券研报分析表示,暂无系统性风险。2020年截止11月,共有110只债券出现违约,违约金额约1262.83亿元,违约金额和去年同期相差不多,但是首次违约主体只有23家,比2019年同期的37家有较为显著的下降。从2020年四季度宏观经济和政策导向看,实体经济正处于疫情后的逐步复苏阶段,货币政策始终保持稳健中性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合理的货币金融环境,宽信用还未结束,市场资金环境和监管环境并未出现转向,并不具有发生大规模违约的土壤

观望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提醒道:“要避免地方产业国企债务违约现象的过快蔓延,甚至演变为一场信用风暴。”让信用债市场的刚性兑付格局被打破,让潜在信用风险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让未来的信用评级更加准确地反映违约风险,这本身是正确的方向。然而,当前中国监管部门应该把握好度,既要让风险逐渐释放出来,又要避免风险的集体爆发与相互叠加,避免防范风险的行为本身加剧风险。这就意味着,作为主要债权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商业银行),应该与作为债务人的地方国企、地方政府等加强沟通,必要时中央级监管部门也应该适当介入。

新闻推荐

单身女保镖改不了的“职业病”

幕后花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