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在体悟艺术中品鉴人生 读冯骥才长篇小说《艺术家们》 钟芳

滕州日报 2020-11-04 13:30 大字

我喜欢看画,看得多了,慢慢会从绘画里读出一些体会。画家描绘着大千世界,读画实际是在读他的一颗心,读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多年来致力于抢救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著名作家冯骥才,除了写作,还有着书画家、文化学者和大学教授等多重社会身份,他曾自称,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是他的“四驾马车”,把他的画和他的小说、散文,以及抢救民间文化的行动合在一起,才是他生活的全部。

最近读了冯骥才新作长篇小说《艺术家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这部近20万字的小说按时间顺序分为前卷、中卷、后卷,作者以风趣洒脱的语言,描摹了一群生活在天津租界区的艺术家尤其是画家的生活故事和创作历程,呈现出国内半个多世纪以来众生喧哗中艺术家的精神道路,艺术事业、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堪称时代巨变中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写照。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当下,折射近50年来的时代变迁。开篇出场的楚云天、罗潜和洛夫都是年轻画家,号称“三剑客”。他们在压抑灰暗的年代默默守护着共同的艺术沙龙,即便是1976年那场毁灭性的唐山大地震也没有将他们分开,他们真诚的友谊,对艺术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让人动容。而进入了新时期,随着市场化大潮袭来,世界渐渐变成了万花筒,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三人从志同道合走向分道扬镳:洛夫被商业化浪潮吞噬,失去自我,最后投河自杀;罗潜苦苦挣扎于社会底层,志趣突变,淡出了艺术圈;只有楚云天,在绘画界坚守对艺术的本心。故事中,冯骥才还融入了自己对于绘画、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独特体悟与思索。

冯骥才坦言真正的艺术是常常不被理解的,他心中的艺术家是“天生的苦行僧,拿生命祭奠美的圣徒,一群常人眼中的疯子、傻子或上帝。但如果没有他们,人类的才智便沉没于平庸,生活化为一片枯索的沙漠,好比没山,地球只是一个光秃秃暗淡的球体。”既是作家又是画家,冯骥才一直想写这样的艺术家。于是,酝酿数十年,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冯骥才用钢笔和画笔“两支笔”塑造了国内作品中少有的艺术家形象,也第一次全面呈现了他们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种种生活情境、创作困境、情感经历、商海博弈等,都是首次呈现于读者面前。在自序中,冯骥才这样写道:“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尽管这群画家纯属虚构,但他们与我同时代。我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苦乐何来,在哪里攀向崇山峻岭,在哪里跌入时代的黑洞,在哪里陷入迷茫,以及他们调色盘中的思想与人性的分量。”

比起冯骥才以往的《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名作,《艺术家们》是一次“非常自我”的写作。如果说书中的一部分文字是作家对亲历历史的回顾和反思,那么另一部分文字则是他对艺术、对这个时代最切身细腻的感悟。小说里主人公楚云天和冯骥才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生在天津前“租界区”,他们都学宋画,也都曾为“救心爱之物”而卖画。楚云天和吴冠中聊“重复”、和平山郁夫交流“现代文人画”的情节,也是源于冯骥才的亲身经历。对此,冯骥才则表示:“我的小说有两张面孔,这次《艺术家们》就是另一个面孔的冯骥才,袒露了更多的自我。”正如巴金曾告诫写作者的,“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

文学是用文字作画,绘画是用笔墨写作。《艺术家们》以作家的情感和画家的笔触书写大时代,在诠释近五十年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之外,也鲜明地流露出作者的理想主义情怀。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品咂出社会现实、人生百味,也可以真切地触摸到更深一层的人文品质和人文关怀。

新闻推荐

强化体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海波青少年健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亿万家庭的福祉,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根基。强化学校体育教育是实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