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猝死有征兆,出现症状应积极干预 心跳呼吸骤停要快速实施心肺复苏

皖北晨刊 2020-10-26 17:25 大字

现代医学证明,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2分钟,2分钟内心肺复苏的生存率可达90%,4分钟内心肺复苏的生存率约50%,在10分钟后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陈晓辉教授提醒,一部分猝死可能先兆不典型,但也有半数以上在发生前两周出现了明确的表现,学会识别、及早医疗干预,有助预防心跳骤停乃至猝死。

过半猝死两周前有先兆

如何及早发现异常征兆、把握好稍纵即逝的急救时机?陈晓辉介绍,其实猝死是有头有尾的发展过程,完整过程分为猝死前期(先兆期)、中期(进展期)和后期(猝死)。一部分猝死可能先兆不典型,但也有半数以上在发生前两周出现了明确的表现。因此,如果发现不适,应积极进行医疗干预。

此外,心跳骤停要重视预警“三痛”。“三痛”,即胸痛、腹痛、头痛。

1.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症状,造成胸痛的原因包括了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能诱发心跳骤停的一些心血管疾病。

2.腹痛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腹腔血管及脏器疾病易诱发心跳骤停,同时它也是某些心肌梗死患者的起病表现。

3.剧烈的头痛常常是脑出血、脑梗死等脑部血管疾病的主要起病表现,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心跳骤停。

温馨提示:

陈晓辉提醒,一旦进入进展期,病情将变为长时间的胸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跳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迅速到医院就医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救治效果,但若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心电不稳,可迅速进入围心跳骤停期,抢救不及时、不得当,生命稍纵即逝。

把握“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重于急救

95%的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场所,发生时,要保证专业医护人员在10分钟内赶到发病现场是困难的。在急救白金10分钟内,每延迟1分钟胸外按压或除颤,抢救成功率将下降10%左右。因此,培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第一目击者尤为重要。

只要抓住时机,掌握要点,即便是不太标准的抢救也会有效。不要把心肺复苏神秘化,认为只有拿到权威的证书才能施救,也不需要过分担忧因为操作给病人带来的损伤。

温馨提示:

陈晓辉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脏性猝死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和加强锻炼。要识别压力,释放压力,防止过度劳累。有血脂不正常、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等人群要定期做相关筛查。

心跳骤停预判把握“三停”

心跳呼吸停止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心跳停止4-6分钟,就会对全身各器官,尤其是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心肺复苏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挽救病人的生命。陈晓辉介绍,心跳骤停预判把握“三停”。“三停”,即意识停止、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意识停止。面对突然倒地或不动的患者,首先要判断的就是患者的意识状态,一般常用的方法为用力拍打呼叫患者是否有反应。

呼吸停止。如果患者意识停止,要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一般常用的方法为用手指置于患者鼻前感受是否有气流,及侧头平视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变化。

心跳停止。判断是否有心跳一般常用的方法为手食指与中指并拢伸直,其余手指弯曲,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位置),旁开两指的凹陷处,判断时间6-10秒,用指腹感受是否有搏动。

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救治有五法

如果有人在户外发生心跳呼吸停止,该怎么做?陈晓辉给出以下几点指引。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首先要查看病人发生意外的现场是否安全,救护者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病人转移到安全的位置进行施救。

●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对于突发倒地、不省人事者,目击者首先应拍击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叫病人,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或存在不正常的呼吸,并请求他人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协助抢救。

●胸外心脏按压

呼救之后,施救者马上开始30次的胸外心脏按压,然后做2次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当注意:

◆以100至120次/每分钟的速度实施胸外按压。

◆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厘米,小于6厘米。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的停顿。

●人工呼吸

◆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

◆每次吹气超过1秒。

◆吹气时可以看到胸部隆起。

●快速除颤

如果有体外自动除颤器(AED),发现有心脏骤停的患者时应尽快使用。

链接

心跳骤停公益完善“三表”

陈晓辉介绍,“三表”,即遗体捐献表、器官捐赠表、慈善捐报表。

1.凡在本省居住、无偿的志愿捐献遗体者,可直接到登记接受站登记填写遗体捐献表,也可与省红十字会联系,由省红十字会介绍到就近的登记接受站办理登记,也可要求上门登记。

2.有器官捐献者可以或者通过家属联系红十字会或者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进行相关手续的填报。

3.公众捐赠钱财器具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进行捐赠,中国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专门就支持发展中国心肺复苏事业成立了一支心肺复苏全民普及公益基金,希望公众可以力所能及地献出爱心参与到拯救生命的活动中去。郭静王育煌许咏怡

新闻推荐

从“拾尘掇蜂”说起

谢红萍有位亲戚,每回一见面就诉苦,说完全与自己的儿子无法沟通——孩子一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进小房间。他怀疑孩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