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同样的舞蹈动作 我做出来就成了兴奋的大母猴?

澎湃新闻 2020-10-23 06:43 大字

原创 超酷鹅鹅曹 神经现实 收录于话题#深度 | Deep-diving110个风靡网络的帕梅拉健身操,给囿于加班外卖与狭小合租公寓的当代年轻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只要跟着动感十足的背景音乐美美地蹦跶十五分钟或者二十分钟,既看美女饱了眼福,还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作用。这样的好事简直躺赢,敢问有谁不喜欢?不过,只要跟着帕梅拉蹦跶两三下,我们就不难体会到巨大的“买家秀”与“卖家秀”差距。某健身软件下的一条评论就一语道破真相:为什么同样的动作,帕梅拉跳是活力美女优雅健身,我跳就是兴奋大母猴?

暂且抛开买家秀的颜值与身材不谈,就事论事说动作——为什么有的动作,帕梅拉动胳膊动腿儿,就要比我动胳膊动腿儿,动得更好看呢?- 某健身软件下的评论 -

一篇近日发表在《认知》(Cognition)期刊上的论文,就旨在揭晓舞蹈动作“好看”背后的秘密。为了录制合适的舞蹈动作,这组研究人员特意聘请了弗西斯舞团(The Forsythe Company)的专业舞蹈演员,让他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演绎了著名编舞大师威廉·弗西斯(William Forsythe) 的作品 《Duo》片段。在第一种跳法里,舞蹈演员在动作顺序中全程保持匀速,而在第二种跳法里,他则有针对性地对于一些动作进行了加速、减速与暂停的调整。在录制结束后,实验人员对这些录制的视频片段进行统一静音处理,以保证两组动作的可比性。

参与实验的是41名没有专业舞蹈背景的大学生。在这项实验中,他们对这些动作片段进行了两次打分。在第一次打分中,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动作速度和感知努力(perceived effort)。所谓感知努力,指的就是这些动作看起来有多难做。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动作会获得1的评分,而看起来非常非常难做的动作则会获得5的评分。之后,实验人员对比了两种跳法获得的评分。不出人意料的,这两种跳法在动作速度的评分上相差无几,但是在“看上去多难”上,速度变化更多的跳法获得的评分则更高。- Pamela Reif -

一个舞蹈动作“看上去更难”,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第二次打分时,参与实验的被试又一次地观看了匀速版和变速版的两组舞蹈动作片段。只不过,这一次的录像是倒放的。这些倒放的舞蹈动作可以更好地将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独立出来,以便更好地探究是什么样的运动状态,能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在这次实验中,被试者专门关注了动作的“可复现性”(reproducibility)和“愉悦感”(enjoyment)。顾名思义,“可复现性”就是让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们来判断一下,如果是让自己来做一下这个动作,自己能够完成得有多好。而“愉悦感”则是指他们有多享受观看这些动作片段。打分的范围依旧是从1到5,最低分1分代表“我复现得不怎么样”、“我不太享受”,而最高分则代表“我能完美地复现”、“我非常地享受”。

研究人员发现,舞蹈动作带来的审美愉悦感与动作的速度和感知努力呈正相关。也就说,看上去越快、越难的动作,也更容易获得高愉悦感的观看评价。相反,可复现性则与审美愉悦感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动作让被试觉得“这我也行”,那这个动作在审美愉悦感上的打分也会更低一些。而如果对比匀速版和变速版的舞蹈动作获得的评分,我们则会发现,同样的舞蹈动作,速度变化更多的跳法在愉悦感、速度、感知努力上评分都会更高,而复现性则会更低。- Marta Wiktorowicz -

当然,这些主观的评分数据,仍然没有告诉我们这背后的“为什么”。为了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感知背后的原理,研究人员们还引入了更加精确地客观度量:他们利用视频计算出舞蹈者四肢动作的速度与加速度,用动作加减速变化的数量量化得出了舞蹈动作的运动学复杂性(kinematic complexity),并且估算出舞蹈动作的信息熵(entropy) —— 信息熵与动作的可预测性直接挂钩,高熵值的动作也就意味着低预测性,更让人“意想不到”。这些客观的度量,都与被试们提供的主观评分息息相关。比如说,四肢加速度就是高愉悦感得分的重要因素。更有趣的是,我们的胳膊腿的运动模式在带来动作的审美愉悦感上潜力并不一致。相比我们的上肢,下肢的加速度才与高愉悦感得分拥有更密切的关系。而低运动学复杂性、低熵值,也对应着更高的审美愉悦感。也就是说,我们会更加享受观赏顺滑流畅、在预料之中的舞蹈动作。

至于为什么这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对于动作的审美体验,研究人员们认为,这背后有很多可能的原因。

一方面,有不少之前的研究都表明,刺激的复杂性在不同的艺术领域都会影响我们的审美判断。在视觉艺术领域,一项2010年的研究就发现,包含元素数量越多的图像,也越容易得到更高的美学评分(Nadal, Munar, Marty, & Cela-Conde, 2010);在音乐领域,音程的分布是量化感知复杂性的方式之一。有研究发现,人们偏爱的旋律往往拥有更多的小音程(Beauvois, 2007)。而回到舞蹈动作上,复杂性由计算动作加减速变化的数量得出。这一指标与我们的审美判断有关,也与其它领域发现的规律相吻合。

而另一方面,复杂度并不是故事的全部。我们在观看舞蹈动作时进行的情绪判断,也可能是审美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有研究发现,动作的最大加速度可以显著地影响人们的情绪判断。比如说,低加速度的动作容易让人解读出“伤心”,而高加速度的动作则容易让人解读出“愤怒”(Sawada, Suda, & Ishii, 2003)。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人员们推测,变化更多、复杂性更高的舞蹈动作,有助于更好地吸引观赏者们的注意力,便于她们更好地理解舞蹈中的情绪元素,也因此提升了她们的审美愉悦度。- Ivan Tsarevsky -

为什么帕梅拉跳起来活力四射的快乐健身舞,你我跳起来就怎么看怎么“不是那回事儿”?这个比较残酷的问题背后,确实有一个比较残酷的答案:简单直白来说,我们可能就是单纯地动作比较丑。

动作的审美判断,并非只是我们的主观印象。被试者们高度一致的主观评分,与客观的运动学度量,都能很好地预测出我们对于舞蹈动作的审美体验。不过,这些指标虽然很重要,但也并不是唯一影响审美体验的因素。一项2019年的标准化研究中也指出,舞蹈动作的标准程度只不过是审美体验的一部分而已(Christensen, Lambrechts, & Tsakiris, 2019)。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他们引用了著名舞蹈家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的名言:“伟大的舞蹈家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巧,而是因为他们的激情”——无论是专业的舞蹈家,还是业余的爱好者与观众,都能很敏锐地觉察到动作的表现力。

我们这种业余的蹦跶家,虽然和伟大与激情都可能挂不上钩,但不妨也就放开心态——咱跳舞像大母猴又怎么了?至少咱还是个兴奋大母猴,活力四射充满激情。蹦跶之余锻炼了身体,咱们健康,咱们快乐。

参考文献

1.Beauvois, M. W. (2007). Quantifying aesthetic preference and perceived complexity for fractal melodies. Music Perception, 24(3), 247-264.

2.Christensen, J. F., Lambrechts, A., & Tsakiris, M. (2019). The Warburg Dance Movement Library—The WADAMO Library: A Validation Study. Perception, 48(1), 26-5

3.Nadal, M., Munar, E., Marty, G., & Cela-Conde, C. J. (2010). Visual complexity and beauty appreciation: Explaining the divergence of results.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28(2), 173-19.

4.Sawada, M., Suda, K., & Ishii, M. (2003).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dance: Relation between arm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motio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97(3), 697-708.

5.Orlandi, A., Cross, E. S., & Orgs, G. (2020). Timing is everything: Dance aesthetics depend on the complexity of movement kinematics. Cognition, 205, 104446.

作者:曹安洁

封面:Elena Sabirova

排版:光影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给工程车设“指定车道” 很有必要

在浙江绍兴开工程运输车,今后要“择道”而行。记者从绍兴市交管部门了解到,为进一步预防、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绍兴市将对工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