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生活
本报记者汤伟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缩写为ICH),是从西方社会渡海而来的词汇。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张文颖作为主讲人来到百姓讲堂,跟大家详细聊聊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保护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根据该公约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9年又实施了《世界遗产名录》项目。1989年,《保护民间口头传承建议书》的发表,对人类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式进入议事日程。200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2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人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全面启动的时期。为了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终于获得了法律保证。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是什么?非遗是生活,是实实在在地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的衣食住行、生产方式、节庆娱乐、哲学思考等。是我们的祖先世代累积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感的投射,是祖先、故乡和历史的指代符号。它背后蕴含的意义,是关于我们生活之前的,宏大遥远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浓缩。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苑利认为,非遗的本质是文物——相对于固化的文物来说的“活着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为技艺、工序和原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仅仅是物质,也是造物制度和“物”背后的审美和使用功能。
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
周代民间的采诗观风传统,是古代官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早记录。孔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开古代文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先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府”,它的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典籍文献如《史记》《山海经》《黄帝内经》《天工开物》《考工记》等,记载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历代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医学家、匠人等的著述和整理,保存了丰富的神话、语言、谣谚、风俗、民歌、生活经验、手工技艺等,对于非遗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历代官方组织编纂的丛书中,也记录了大量文化遗产相关资料。明代官修的《永乐大典》与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大量的哲学、历史、政治、地理、语言、文学、风俗等方面的资料,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作出了巨大贡献。
民国时期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研究的兴起,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大批民间文化研究机构建立,大批学者投入到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中去,其范围包括歌谣、传说、俗曲等,编纂并出版了大量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方面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采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活动。曾有1000多名民族工作者和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研究,搜集到千万字的调查资料和一批宝贵的民族民俗文物。1979年,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编纂了“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包括:《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等。总主编由张庚、钟敬文等10位担任,发动全国5万多人参与。至2009年,共出版298卷,450册,约5亿字,3万多张图片,内容包括集成和志书两种体例。
2005年6月,文化部部署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工作自2008年开始,2009年结束,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59亿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与这次普查的有76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86万人次,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文字、录音、图像等资料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56万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生活革命”
多数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去的、濒临死亡的事物,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误解。由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传统文化固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和摧毁,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和文化风潮之下,传统又面临的“革新”和重生。
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民参与”的策略方针,政府逐年加大对非遗的舆论推广和资金扶助力度,民众关注、保护非遗的自觉意识比前几十年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回望传统,并将这样的对视和关注传递出去、传承下去。而近二十年来商品经济的极速发展,民众在购买力增强的同时有意识地回归传统,这些因素使非遗的热度、受关注度和被消费程度都产生巨大飞跃,从而促进了非遗的商品化、产业化的高涨。
由于传统审美的回归,民众对个体劳动、作品和观念的尊重普遍提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群众眼中乡土、偏离时尚、底层的那些被摒弃和漠视的文化遗存,再次获得认同。劳动价格的提高,以及市场对这种劳动的欢迎、吸纳,成为大势所趋。这使得在过去不受重视的文化性劳动变成了一种表演,甚至一种艺术品。丰厚的利润,刺激劳动和技艺的拥有者频繁、持续地生产、复制、表现以及创造。传统和时代给他们带来了红利,传统的继承者们一改从前漠视的态度,更加高强度、高效率地从先辈遗传下来的制度、规则、秩序和文本中吸取价值、提炼意义、巩固方法,以产出更多的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当代性,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连接古老的遗产和当下的生活。而“非遗”在当代的保护,关键在于物以致用,让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素材融入当下的生活,具备当代审美元素。
“生活革命”的概念由民俗学家周星提出。民主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拥有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价值观和计划,而对抗生活中不理想、不顺心的各种事和物,这就是“生活革命”。应对生活革命就是顺应不断被变革的人生。周星认为,民众的生活具有天然正当性,并不断被打破被更新,形成新的日常。被打破的日常秩序被修复慢慢回到原来的轨道。
物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引发社会变革,承载人的观念,更塑造人的性格、精神,让人修行自身、完善自身人格。我们思考、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谱系,其实是为了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行为,更好地引导和规劝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半月谈”微信公号10月18日消息,“超市购物300元,购物袋两毛嫌贵不买”“100元包邮,买!90元商品+10元邮费,不买”“18元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