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爷爷的“重阳节”

市场星报 2020-10-14 00:34 大字

爷爷是个退休教师,平时除了读书就是旅游,也许是职业的原因,爷爷凡事爱较真,比如他从一本民俗的书上看到关于重阳节的观点阐述,原作者断言:登高拜天、庆祝丰收、祛病除灾、祭祀大火,这些神圣的、上层的、局部的仪式感最终走向世俗、民间、全国,认为重阳节是自上而下流行开的。理由是:《西京杂记》里汉高祖宠妃戚夫人的仕女贾佩兰自宫中出来,言于他人就说宫里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耳(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爷爷很气愤,把书摔在地上,声音很大,像是在吼,“历史都是人民创造的,人民都是自下而上的,何况我们的民俗?这些植入国人骨髓东西,即便没有文字作为载体,一代人一代人也会传承下来的。”爷爷发火摔书那会儿我还青涩着,看着他凶巴巴的样子,着实令我胆怯了很久。后来,书读得多了,觉得爷爷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一切都得尊重历史,不能以只言片语妄下结论,况且很多时候作者的创作都是在“虚”与“实”之间游走,难免带有作者的喜好和传奇色彩。正是这件事,我对爷爷更增添了一份热爱和敬仰!

古人于重阳节里的那些雅兴,到了爷爷这里保留的虽然不多,可是每年的重阳节爷爷还是带有仪式感的两件事要做:饮菊花酒和登高。爷爷退休后喜欢遛弯,遛弯的去处他多数去了拆迁区,空手出去,回来往往满载而归,有时搬不动了,还叫我开车过去搬运,其实,尽是别人遗弃的盆盆罐罐和花花草草。爷爷独爱菊,其他花草他一个也没带回家,很快这些老弱病残的菊花,在爷爷的精心调理下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到秋天,爷爷的小院便成了菊的世界,黄菊花开得有些嚣张,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白菊花也不示弱,鲜嫩的瓣儿,似少女温柔的臂膀,向你含情脉脉地召唤着;唯有桃红色的菊花开得内敛、摇摇晃晃地开得有些胆战心惊的样子……重阳节还没来到,爷爷就开始采摘、晾晒菊花,他要准备好泡菊花酒的材料。每年爷爷都要用当年自家产的菊花,泡上两瓶菊花酒,爷爷泡菊花酒会选择上档次的白酒泡,菊花则会选择多种干菊花混合在一起,放进白酒里,封好口的同时,会在瓶子上贴个标签,署上年月日。

重阳节那天,爷爷穿着打太极的一身白装,手里提着布袋子,我知道他又给我们送菊花酒来了。有时他还会把唐代才子王勃的《九日》诗,做了篡改朗诵给我听:“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各是张家。”爷爷的菊花酒他会拿五年前泡制的,也只有父母去喝,很呛,我受不了,爷爷就说孙子闻闻就可以了,保准祛病保平安,健健康康成长的。我知道爷爷送菊花酒,是要带我去登山了。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地势平坦,我所居住的地方,唯一可以攀登的山就是位于城北的玉山了。每次攀爬,刚越过那片竹林,我就开始后悔,因为到达玉峰的时候,总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这次不同了,我已不再是孩子,况且是陪着爷爷来登山。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平台上无人涉足,旭日才开始露出红红的脸蛋,小城的粉墙黛瓦尽收眼底。我说:“爷爷,你看那是高铁站,难怪古人重阳节要登高呢?登高可以望远啊!”爷爷笑了,“孙子你错了,重阳节登高可不是为了望远哩。”“那为啥?”我急不可耐地追问,爷爷接着说:“古人爱好登高,是因为他们认为天人相同,天人相印。说直白一点,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就在我佩服爷爷知识渊博的同时,爷爷开始把布袋里的碟子、小食品和菊花酒拿了出来,随后又拿出三个瓷质小酒杯。当我疑惑爷爷为啥要多拿酒杯和筷子的时候,爷爷已经把三杯酒倒满,并把三双筷子放在了酒杯的旁边。爷爷端起酒杯,碰了一下那只无人认领的酒杯,“感谢玉山神,保佑家乡风调雨顺……”这时我才明白爷爷这是在与自然促膝谈心,倾情交谈。

新闻推荐

成都青羊维蜜医疗美容门诊部做隆胸时 女子休克却还继续手术

手术中刚打完麻药10分钟,患者赵女士便出现休克症状,面对已经切开的伤口,医生评估后选择一边抢救,一边把手术完成,在术后才将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