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吃饱才有力气减肥?代餐食品做不到!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号 2020-09-28 16:21 大字

想喝奶茶又怕胖?量身定制的“无糖奶茶”来了;

想喝可乐怕成“死肥宅”?“零度”“半糖”给你放飞自我的理由……

一边大吃二喝,一边不长胖甚至还“掉肉”,是很多人的“美梦”。形形色色打着健康理念的减肥食品应运而生。

02

传说中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要成真了吗?

“用没营养的东西饱腹,何必呢?”这条获赞颇多的网友留言,指向问题的本质:代餐食品究竟能否减肥?能否长期食用?

专家告诉我们,靠代餐食品减肥,不靠谱。

多数代餐食品只能维持人体所需的最基本、最必要的营养元素,而其他多元化营养需求则难以被满足,长期食用会导致热量入不敷出和营养不良,严重时影响免疫力,为疾病入侵大开方便之门。从消保部门抽检测评结果看,不少代餐食品的营养成分与标签标示值不符,其中不乏知名大品牌。

一则悲剧是,据澎湃新闻网报道,2019年2月,浙江宁波一名年轻女性为了减肥而食用代餐食品,最后出现肚胀、肝区疼痛等症状并发展为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做了肝移植手术才保住性命。

靠代餐走减肥的捷径,最后竟差点送了性命,尽管是个案,但它提醒更多人要三思而后行。

03

其实,安全指标合格的代餐产品并非一无是处,不必一棒子打死。比如辅助正餐,充当饱腹的食物,配合运动来达到减脂目的等。不少人之所以成为其拥趸,就是因为合理食用后收到了一定减肥效果。

事实上,对于这类新兴的减肥食品,公众应当反思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我们在想减肥时总问“吃什么能减肥”?事实上,吃与减肥在很多情况下本是一对矛盾,若代谢消耗不增加,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越吃越胖。不劳而获式、边吃边瘦式的减肥,恐怕都是一种幻觉。

减肥而不减健康,应当是底线。减少热量摄入只是一方面,形成规律的运动习惯、构建均衡的营养饮食更重要。

另一个问题则更紧迫。据报道,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强制和专门的代餐食品相关标准,国内产品绝大多数采用固体饮料标准,而今年1月开始实施的由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相应指标浮动范围过大,缺乏针对性——代餐食品都光速狂奔了,监管的鞋子还没穿上。穿什么鞋、怎么穿,需要有关方面加紧应对。

还有,代餐市场犹如脱缰野马,不乏“另一场资本游戏”的担忧。标准不完备而市场已瓜分,某种程度上看,与当初共享单车乱象相似。混乱的市场会竭尽全力满足人们各种“想得美”的梦——你瘦没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了某些人苗圃里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潮水退去,风口上起飞的“猪”登高跌重,“裸泳”的公众成为资本游戏的炮灰。这样的闹剧,真心希望越少越好。

能量守恒定律不会惯着任何人。减肥塑形,唯一铁律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另外,正经吃饭,真的不香吗?至少还有仪式感和大快朵颐的满足感。不说了,龚先生去喝杯茶压压惊。(工人日报客户端)

新闻推荐

省市场监管局部署“双节”期间市场销售食品质量安全检查

阳光讯(记者杜丽芳)2020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即将来临。“双节”期间是食品销售和消费的高峰时段,也是食品安全风险集中、事故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