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重庆南川庙坝村的骄傲:全世界10%的白颊黑叶猴都在我们村

华西都市报 2020-09-28 02:43 大字

重庆南川庙坝村的骄傲: 庙坝村里的黑叶猴雕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谭钰欣 实习生 刘航

“你看这个包装上的山,就是比着我们村里的山画出来的。左上角这个猴子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颊黑叶猴,它们全身黢黑,只有两颊是白色的,珍贵得很……”9月22日,重庆南川区庙坝村村委会,重庆市发改委驻村第一书记宋建峰兴奋地给记者展示新设计的“百花·黑叶猴”蜂蜜包装。

坐落在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平均海拔1350米的庙坝村,林业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这里是白颊黑叶猴的栖息地。全世界白颊黑叶猴只有2000多只,我们庙坝就有200多只,占了十分之一!”宋建峰和所有庙坝村村民一样,提起白颊黑叶猴,一脸骄傲。

艰难抉择

关停电站还是保护黑叶猴

风光旖旎的庙坝村距南川城区60多公里,地理位置偏远。曾经,村民想去赶场,得涉过一条峡谷,翻过两座大山,村民照明都是用煤油灯。盼路通、盼电通成为庙坝人最大的心愿。

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出山公路通了,电灯亮了,灰矸河上还建起了年产值六七十万元的龙塘电站。

但问题是,龙塘电站地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颊黑叶猴的核心生活区域,电站的生产,尤其是在技术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白颊黑叶猴造成了干扰。庙坝村对此处于进退两难的艰难抉择:如果不关停龙塘电站,白颊黑叶猴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关停了,村里又会失去唯一的企业。

近年来,庙坝村逐步走上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绿色产业的道路。庙坝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当地发展至关重要,也更加真切地领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眼于长远发展,庙坝人不再犹豫,决定关停龙塘电站,还野生动物一处宁静的天堂,为子孙后代留下多彩的家园。

作为电站投资数百万元的私营业主,徐德均一直处于矛盾与煎熬之中。镇、村领导多次上门给徐德均做思想工作,宣传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最终,徐德均决定关停电站,转型到建筑工程行业寻求新的发展。

人猴情缘

一行人为救小猴跑到重庆

2019年10月30日下午,宋建峰突然接到村里人电话。“宋书记,我们在三元观景台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颊黑叶猴,情况非常不乐观,你赶紧过来看一下吧!”电话那头语速急促。

到了现场,宋建峰看见一只小猴坐在墙壁边一动不动,鼻子周边有血迹,嘴巴周围沾满泥土,非常虚弱。

驻村工作近八个月来,宋建峰也是第一次见到受伤的白颊黑叶猴。他猜想,这只小猴应该是老猴王的孩子,新猴王上位后,把它打了一顿,赶了出来。要不是受了重伤,它肯定不会跑到村民生活的地方。

不能再贻误救治时间了,宋建峰赶忙用衣服裹着它,抱上了车。

下午四点半左右,宋建峰跟同事一起把小猴带到重庆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次见到白颊黑叶猴,没有救治经验。情急之下,宋建峰一行人又赶紧将小猴送往重庆动物园。兽医接诊后,大家的心才稍微放松了些。

满以为“留院观察”几日,小猴身体恢复后就能放归自然。没想到第五天晚上,小猴就不行了,宋建峰跟同事都感觉非常遗憾。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周洪艳说,她会把这只白颊黑叶猴制成标本,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一起宣传保护好野生动物。

乡村旅游

“黑叶猴主题村”引来游客

庙坝村林业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红豆杉、杜鹃花、玉簪花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50余种,还有白颊黑叶猴、红腹角稚、野山羊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70余种。这里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9%,2019年底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

依托森林生态优势,近年来,庙坝村坚持“以绿为本”搞产业发展,大量种养殖黄连、笋竹、中蜂等,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2015年,庙坝村整村脱贫。

如果说种黄连、笋竹是“靠山吃山”,那么乡村旅游就是“护山养山”。多年来,庙坝村坚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不断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力度,使得这里成为避暑纳凉、森林康养的网红地。

为了突出乡村旅游的特色,宋建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在村里竖起一个个白颊黑叶猴雕塑,马路也改名“黑叶猴大道”,庙坝村摇身一变成了“黑叶猴主题村”。

如今,来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猴元素,村民也能讲解一些保护黑叶猴的知识。离开村子时,游客也能记得庙坝村和黑叶猴。

“把村里的生态保护好,把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管理好,村民就能增收致富。今年庙坝人均收入有望增加2000元左右,全村旅游产值有望比去年增加约50万元。”宋建峰说。

新闻推荐

手机借工友 万元打水漂

“我的手机坏了,能不能借手机给我用两天?”……面对朋友如此微小的请求,你是不是会把手机借出去?近日,夏阁派出所破获一起和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