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慢就业”莫成“懒就业”

皖北晨刊 2020-09-22 18:30 大字

□张立美

据统计,我国越来越多90后,尤其是95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边是数量屡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一边是受疫情影响调整招聘计划的用人单位,压力之下,2020年应届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更加凸显。

大学毕业生直接选择就业还是选择“慢就业”,都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应当予以尊重。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未尝不是一种理性选择。大学毕业生可以暂时停下脚步,找准事业发展方向,在“慢”的过程中积攒、积累、提升,为下一步的就业、创业打下更好基础。所以对此,社会应当多一些包容、宽容和理解。

但是,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要充分计算自己和家庭可以承受的时间成本、经济能力。如果父母省吃俭用供子女读大学,结果子女大学毕业后不就业,仍然不能实现经济独立,继续靠父母养着“慢就业”,过着实质性的啃老生活,这就有所不妥了。

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慢”本身并不是目的。大学毕业生一定要事先确定“慢就业”的规划和目标,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实现自我提升,让“慢就业”有意义,不能因“慢就业”没有压力而漫无目的,荒废了“慢就业”的大好时光。

总之,一些大学毕业生可能会选择“慢就业”,但青春宝贵,大学毕业生还是应当优先选择就业,走进社会,“慢就业”应是次优选择,尤其是不能因懒得就业、害怕就业、逃避就业、不愿就业而选择“慢就业”,把“慢就业”当成“懒就业”“怕就业”“不就业”的遮羞布和借口。同时,高校需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能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职业目标,提高职场竞争力,教育大学毕业生正确、科学认识“慢就业”,为选择“慢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帮扶。

新闻推荐

游仙法院 善意执行化矛盾温情关怀暖人心

本报讯(任建波记者邓勇)近日,申请执行人张某的妻子曹某将一面“为民执法,情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游仙法院执行法官手中,由衷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