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外婆的小茅屋 □张 寒

右江日报 2020-09-18 09:23 大字

许多年了,我仍然不时地梦见外婆那个小茅屋,火坑里仍然弱弱地燃着火,透亮而空寂的屋子里,仍然弥漫着浓浓的暖意……或许外婆已安于她惬意的“新房”,即便是在梦里,我也不曾在那间茅草屋中再看见外婆那熟悉的身影。

外婆家在镇上,她生长在山里的普通人家,嫁入显达的豪门,“沾”了望族的光。镇上老街圩的一侧,居住的都是她的族人,屋前街圩上定期的集市,曾经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后来老街圩前又建了木瓦结构的圩亭,赶街天更加热闹了。

娘两岁时,年仅20多岁、病弱交加的外公走了。“那时你娘还不懂事,趴在你外公身上,不停地摸他脸。”外婆说。

终生寡居的外婆,只有我娘一个女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外婆的身份是不能离开居住地的,我们偶尔去看望她。对于孤独的外婆来说,那就是她最欣慰的“节日”了。为此,外婆会刻意地在赶街天,从街上买一小包用黄色土草纸包好、已经晒干了的小鱼、小虾,悬在火坑上,或者是一扎留了很久的土制面条,一定要等着我们去,才舍得拿来吃……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极馋人的美食哦。

通向外婆家的路,遥远而又艰难,但在我少时的记忆中,外婆的小茅屋却总是让我无尽的向往。记得和娘去外婆家,是端午节过后有些日子了。外婆一定要等我们去才肯杀鸭,有幸过了节的鸭子,被外婆灌养得太肥,毛都要脱光了……那一顿饱餐,让我营养不良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润色。饭后,我帮着外婆将熬好的鸭油,小心地装进几个空的止咳糖浆小瓶中,那可是外婆下半年的全部食用油!还是在几年前,妻子把一碗鸭油倒掉,她说味太浓不喜欢,我顿时正色道:我对鸭油有特别的情愫,以后请留着,我慢慢用。

也就是那一次,外婆的小茅屋,开始深潜在我的记忆中。建在老屋基上的小茅屋,只有3米宽、6米长,“人”字形的屋顶上,铺盖着厚厚的山茅草,编得还算结实规整的竹篱笆围成墙、做成门,竹墙和“人”字形茅草屋顶的三角形空间,除坦露的几根柱叉,便是全通透的空间。躺在床上,晴朗的夜晚可以数天上的星星、望月穿云;风雨之际,则需防屋漏雨飘;老家严寒的冬季,那更是无法言尽的“搓磨”。

茅屋虽然小,但却也并不拥挤,一个地火坑、一个装粮的竹囤箩,还有父亲从部队带回的一个很结实的弹药箱、简易搭成的床边置放着一口漆黑厚重的棺材。少小的我,总是很惧忌那口棺材,外婆一边用米草帚扫着棺材,一边温和而惬意地对我说:“别怕!狗孙,那是外婆以后的房子。”外婆的惬意,或许是因为她觉得另一个世界的“房子”,比当下好吧!

不久前,我遇见发小,也是外婆带大的她本族堂侄孙,他刻意地提起那个小茅屋,很感慨地说:“小时候,我躺在三婆的床上,曾想以后我有钱了,一定给三婆起个好一点的房子。”他大学毕业工作很多年后,辞职创业,颇有成就,但他曾经的“愿望”,永远只能是一个愿望了。

那一年,公社需要建文化站,补偿了30多元钱,外婆的小茅屋要拆迁了,我和娘赶去帮着搬东西。那一天,细雨绵绵如丝,挟着桂西高原的寒意,续续歇歇地弥撒着,一生勤劳不休的外婆,远远地站在街亭里,茫然地凝视着被慢慢拆除的小茅屋。外婆在茫然什么呢?是老屋的变迁,还是她人生中无尽的劫难……

从那时起,不到70岁的外婆,曾经高挑但并不柔弱的背上,开始隆现出一座“小山”,硕实乌黑的麻花长辫,突生一咎一咎的白发,她快速地老去了。

外婆请人倚靠在堂外公家墙边,搭了一间更加窄别、矮小的茅棚,勉强能塞进外婆不多的家当,那具她珍爱的棺材,仍然置放在她的床边。没几年,外婆躺在那具漆黑的、但让她惬意的“房子”里,从那个小茅棚里远去了。

外婆走那年,我正准备高考,没能赶去送外婆最后一程。外婆和那个小茅屋,还有小茅屋里弥漫着的温暖,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新闻推荐

精致实用又便宜 百元宿舍好物不容错过

对于开学的新生来说,拥有一个精致舒适的大学寝室,不仅能让自己心情更加愉悦,还可以拿去炫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