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想念那个给我起绰号的公公

大江晚报 2020-09-14 00:57 大字

公公病故于2015年,当时儿子正读初二。由于忙于学习,在此后的几年间,清明节和冬至儿子鲜有机会和我们一起前去悼念。高考落幕,儿子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开学前我带着儿子去祭拜长眠在那里的公公。

记得儿子刚出生不久,公公常常是守在客厅里的婴儿床旁边,静静地照看熟睡的小子。稍有动静,公公就能判断出他是饿了还是要尿尿。公公照看小孩既细心又耐心。为了不让儿子皮肤过敏,我们白天一直采用传统尿布。传统尿布多半是穿旧的棉毛衣改制,洗干净用开水泡过,经过阳光暴晒,又干净又柔软。一些日子下来,公公总结出了一套“尿不湿”的经验,他放一块大一点的尿布垫在儿子屁股下面,等他一醒,公公就挑一块柔软的尿布盖住儿子的“喷泉”。果然,每次小屁孩醒来第一件事肯定是要尿尿。等儿子尿完,盖在上面的尿布正好吸满,公公立刻撤掉尿布,及时快捷的操作基本让孩子身上和小床没有湿过。

公公是个很勤快的人,他只要发现我家缺少了什么日常用品,每次早上总是帮我们买好带过来。有时候是一个圆形的大晾衣夹子,晒起尿布来特别实用;有时候是一个长方形可以旋转的拖把,公公有时候看见我们家里有一点脏或者秋天有一点干燥的时候,他都会拿起那个大拖把把我们的房间拖一遍。每天傍晚公公从我们家里离开前,总会把孩子的奶瓶、勺子和碗在厨房用开水煮一遍,消好毒拿出来晾在厨房的台面上。给孩子喂饭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常常要两个人配合。一般都是奶奶抱着孩子,公公在旁边一边逗他一边喂他。因此,常常我们下班回来,孩子都已经吃饱了。

公公曾经给我取过一个绰号——黄晓得,是因为他觉得我说这也晓得一点,说那也晓得一点,哪哪都晓得的意思。婆婆说这个名字挺好听,形象又贴切,天天就这样在家里叫开了,连我们家那位80多岁的老太太也直夸公公给我取的这个“名字”很有几分幽默。

怀孕的时候,有一次我不小心感冒了。医生开了专门给孕妇煎服的中药。那天下午我午休起床后便去了篮球场看老公打球,心里盘算着回来再熬中药。谁知公公在家早早把药煎好了,滤去药渣,把熬好的药汤倒在碗里面,又特意跑到球场喊我回家喝药。看到公公辛苦熬好的药,感冒带来的所有不适似乎瞬间就好了很多。那碗苦得难以下咽的中药,那一次喝起来却是万般甘甜。替我熬药这样的事即使是我的亲生父亲也不一定做到,公公却做到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动。

公公一生为人谦和,勤俭节约,廉洁自律,从不愿意麻烦别人,哪怕他后来与病魔抗争8年,除了住院期间,多半是上他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使用、保养制氧机。公公话不多,说的却大多是精髓。可能他不曾刻意说教,但他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影响着我们后人。

黄根梅

新闻推荐

虚构快递单动辄数亿元!揭秘“空包”背后的猫腻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朱国亮

百度搜索关键词“空包”,会弹出大量买卖“空包”的网站。“空包”即空的快递包裹,其实就是一串快递单号。一个没有实物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