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抄朱生豪 名著“洗版”就不怕惹官司吗?
有网友经过逐字逐句对比发现,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署名“麦芒”的《莎士比亚悲剧集》,几乎与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翻译的版本一字不差,只是改了译者名字。据说,这种做法在业内称为“洗版”。
媒体检索发现,该出版社2016至2018出版的近百本畅销外文图书,译者被“麦芒”“羊清露”“杨风帆”的三译者“包了”。按常识判断,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三个名字涉嫌是出版社杜撰的“洗版专用名”。
“洗版”由来已久。2008年至2009年间,就出现了几位“高产”翻译作者。比如4年至少出版23本译作,内容横跨文史哲的“龙婧”;熟知英法日俄等多种语言,翻译出20余本世界名著的“宋瑞芬”。这两位被称为“史上最牛译者”,但对应的真人一直没露面,人们至今也无从见识这两位比杨绛还厉害的“翻译大家”的风采。
但那时候,很多人已经知道,或许根本不存在“龙婧”“宋瑞芬”,他们不过是出版社编造的名字。背后的劳作者,很可能是雇佣的大学生、枪手、剪刀手。
但那时比现在还“讲究”一点——还知道在别人翻译好的版本基础上,作一些改动,以规避法律风险。这一届“最牛译者”就嚣张了,盯上的是朱生豪这样的顶流,抄的是原汁原味,他们就不怕惹上官司吗?
按正常逻辑,朱生豪译本《莎士比亚悲剧集》这样的经典,如果原出版社或朱生豪后人起诉“麦芒”,必然连带出出版社,顺带也能挖出其他“洗版”作品及译者的真面目。天津社之还能如此大规模出版,存在几种可能:
一是取得了授权——虽然授权来源禁不起推敲,但确实有一纸印有复杂授权链的合同。二是译者提供了足够说服出版社的承诺,如若出现法律纠纷,译者负全责。三是外文书译著出版混乱,不少出版社都这么干。一些后来者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眼睛一闭就把书出了。
但无论哪种,出版社的责任是很难撇清的。天津社回应“正在和编辑了解相关情况”。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出版社正在寻找出版这些书的正当理由。只是,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朱生豪的儿子已表示“将视实际抄袭状况,选择维权”。一旦进入维权环节,“洗版”画皮下的侵权本质就有望坐实。
有了获胜的判例,相信其他被侵害权益的出版社和译者也会跟进,持续了十多年的“洗版”恶劣行为,也有望通过一次次成功维权,逐步得以被终结。
不过,这只是理想化的想象,如真这么容易,“洗版”就不会成为十多年的痼疾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版权管理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的当下,只要是证据确凿的违法,赢得官司终将成为常见结局。
反过来理解,在外文书翻译出版方面,还有诸多“一言难尽”之处。比如,有些外文书,包括原书著作权与翻译著作权,都过了50年的版权保护期;两种著作权的拥有人不专业,进行了多方重复授权;侵权方编造译者名字,通过对翻译作品的“再度改写”规避被追责……
麻烦归麻烦,但乱象必须解决,得到授权的出版社、译者或译者后人的权益,必须得到保障。除了执法机构依法打击“洗版”,为受害方维权外,一些好现象已经出现。比如此次“麦芒照抄朱生豪”,最早由网友曝出,反映了社会对版权的重视。专业代理版权官司的机构越来越多,受害方怕麻烦的话,可以全权委托他们去做。(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根据抚州市公安局对外发布的警方通报,8月16日16时27分,轰动全国的江西抚州乐安县两起凶杀案件嫌疑人曾春亮在乐安县山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