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是一回事吗?

汉中日报 2020-08-12 09:46 大字

医生经常会遇到家属这样的疑问,“双相障碍是不是就是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是一回事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典型抑郁发作的发作性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是一组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等多方面精神活动异常的精神障碍。

两者均为目前比较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之所以经常被混为一谈,是因为在发作时的某些症状有相似之处。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作时均能表现情感异常,如出现冲动言行,激惹性增高,或者情绪低落、缄默,甚至木僵状态;可能导致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中断,认知功能减退;会引发脱离现实的状态——伴有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或推理混乱,甚至可能出现自杀、伤人行为。双相障碍极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因此,精神科医生常需要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精神障碍病因复杂,不能通过病理、检验、影像学等手段诊断,我们可以通过患者情感症状特点、社会功能水平、自然病程等进行鉴别。

1、临床表现上,双相障碍患者在心境低落影响下会出现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严重时甚至产生罪恶妄想、虚无妄想,在躯体不适情况下也可产生疑病观念。躁狂相时出现夸大妄想,认为自己能力超群,但思维内容并不荒谬,没有完全脱离现实。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时,出现思维内容的跳跃,也常被误认为思维散漫。不少患者伴有评论性幻听等感知觉障碍,多出现在情绪症状的高峰阶段。

但双相障碍患者的情感与内心体验相协调,其思维内容、幻觉与心境一致,具有一定的现实感染力,持续时间较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表现为不稳定、淡漠或易激惹,主要继发于精神病性障碍基础上,常表现为言语凌乱、思维不连贯、行为具有盲目性,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2、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是反复发作,表现为情绪波动,间歇期患者情绪稳定、人格保持完整,对其病情有所了解和判断,但若发作频繁,也可能表现为慢性迁延病程。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为持续性进展,在反复发作后可出现人格及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对病情丧失自知力和自控力,呈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状态,多数预后不良。

3、药物治疗方面,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尽量全病程、单一用药;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多采用联合用药,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阿立哌唑、奥氮平)联合情感稳定剂。

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冲动患者、伴有严重消极观念的双相抑郁及急性重症躁狂患者,均可采用改良电抽搐治疗,其他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改善抑郁情绪,但对于精神分裂症治疗并无有效询证依据。

4、病前性格、家族遗传史、药物治疗反应这些特点也有参考意义。有影像学研究表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神经结构改变比实际年龄大2.64岁,而双相情感障碍早期阶段大脑年龄与实际年龄相符。

根据大脑老化速度和实际年龄的差异,可作为区分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之间差异的一个新证据。当然,这项结果能否用作临床鉴别手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这些有趣的发现,会推动我们加深对这两种疾病的理解。 (杨良峰)

新闻推荐

甘肃路桥敦当试验段多举措保隧道安全掘进

甘肃路桥敦当试验段多措并举保隧道安全掘进。近日,阿尔金山特长隧道即将进入断层破碎带段。面对隧道施工存在的技术困难,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