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士大夫的气节

皖北晨刊 2020-08-11 17:19 大字

许桂林

子路,名仲由,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位列孔门十哲,世称先贤。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他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他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子路是个很孝顺的人,为人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他如有什么过错,只要别人指正,他都乐意立即改过。他非常尊敬师长,但只要感到孔子有不足的地方,也常常会毫不隐瞒地直言进谏孔子。

因此,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孔子认为,当自己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恐怕只有子路一人。

孔子称赞子路,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包含了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叫作“杀身成仁”。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子路不愧是孔子的重要门生。他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时,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力图阻止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在接下来的激烈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在这样的时候,子路还能记住夫子的教诲,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就是:“我即使要死了,也要把头巾整理好。”就在他从容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趁机杀死并剁成了肉酱。子路为儒家的信仰而死,今天看来他实在是有些愚,但却使子路成为寄托这种信仰的形式——汉官威仪而死的第一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称赞说,壮哉路也!

在汉服的历史上,只有有身份者才能带冠,平民只将发髻包在布巾中,所以士大夫称为“衣冠”,而平民则称为“布衣”。士大夫带的冠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乌纱帽(幞头),一种为进贤冠(梁冠)。

子路“君子死而冠不免”之后,孔子闻之覆醢痛哭,并立即吩咐倒掉厨房里的肉酱,从此再也不吃酱一类的食物。这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有长篇大论。今天看来,子路实在是个书呆子。他一生捍卫儒家信仰的形式,认为汉冠威仪比天还要大,是君子,就算是死也要戴正帽子!他本知道必无生还之理,而死是一件庄重的事情,不能死得慌张而丑。

在春秋时期,知识分子讲究“士可杀,不可辱”,冠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也代表他们的信仰,子路可以说是典型的为信仰而死。这就是春秋时期士大夫的气节。

大夫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号。古人还有一句话叫“刑不上大夫”,孔子对此作出过经典的阐释,那就是大夫犯了罪,如在五刑范围之内,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加以捆绑羁押,而令其自己请罪;如属于重大犯罪,也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施以死刑,而令其跪拜自裁。所以,即使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也不会因有罪而逃避惩罚,这实际上是礼教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回头看子路,他也正是如此,儒家的思想与士子的身份决定了子路的信仰,他虽死而不能辱没自己的信仰。正如以死殉主的齐五百壮士,面北而死的审配,以死殉国的刘谌、陆秀夫等等。

春秋时期的君子真的很多。比如秦末群雄之一有一个叫田横的,他原为齐国贵族,也是个士大夫了。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田横与兄田儋、田荣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后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抚,田横被迫乘船赴洛,在途中距洛阳三十里地的首阳山自杀。海岛五百部属闻田横死,亦全部自杀。今天想来,也是一件奇事了。那时候讲究君子有四不: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身处贫困而不怨,身处逆境而不改,春秋士大夫的气节在子路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今人看来,也许真的是不可思议了。

新闻推荐

在湘西,半生只恋一座城

□张佃水凤凰城,车马慢赤脚蹚过石板桥,卧坐于岸边长满青苔的岩石上,迎河远眺,水色苍茫青山老。我不是翩翩少年,只是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