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变成更好的自己

市场星报 2020-08-10 00:49 大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群心理及思想有持续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社群的冲击涉及多个层次,包括知识结构代谢转换较快的大学生群体。疫情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变化有重大影响,包括偶像意识转换及追星观念的改变等。

面对全球性的新冠疫情,明星乃至大众偶像有捐款捐物的诸多积极慈善行为,成为大学生粉丝的榜样。探析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追星行为及偶像意识的变化、动因及其影响,很有价值。大学生系中国社会特殊群体,时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核心家庭成长环境往往造成是长辈关注焦点,但常感孤独和焦虑,往往将未能实现梦想寄托在各种“追求”。部分大学生追星以逃避现实。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粉丝型的节目更加丰富。这种新出现的文化景观对大学生价值观颇有影响。

诸如为喜欢的男女演员投票;假期参与歌手的演唱会,并在购物时选择明星代言的商品等。从社会群体上来看,追星族们属于亚文化群体,往往有着与主流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这些,关联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变动。有调查显示,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粉丝群体,受教育水平更高、自律性更强。近年各类粉丝群体都表现文明有序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秩序感。面对疫情,粉丝团捐赠大量抗疫资金和物资,另一方面医疗人员将偶像明星的正向言行作为榜样,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投入抗疫。相较以往,当下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

有关大学生偶像意识乃至追星等社会现象,学界已有探索,而对疫情考验人的生死存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发生巨变。疫情期间的大学生偶像意识及追星意识发生变化,涉及: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大学生们作为参与者与时代变化的见证者,是什么促成他们的偶像意识乃至追星族观念的改变?二是新冠肺炎对大学生的偶像意识与追星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追星现象中自我身份认同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新冠疫情发生以后,面对生死价值与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偶像意识及追星行为发生了变化,诸如:疫情期间牺牲的英雄人物的心理认知及重大突发事件下的娱乐生活等文化体认;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传统的线下追星现象也有向线上追星转移的趋势。涉及生死存亡的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的偶像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和追星现象的评价者,大学生展现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关注,对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高度认可乃至崇拜,疫情之下救死扶伤乃无烟的战场,白衣天使取代明星往往成为大学生新的崇拜偶像。这样的改变和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积极引导。针对大学生偶像意识及追星现象发生巨变,如何把握时机并进行正向引导,应为家庭教育、高教乃至社会高度关注的命题。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

新闻推荐

大连地铁回应老人无健康码乘车受阻

大连地铁官方微博发布称:事发于7月28日,疫情当前,地铁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是对的,但方式方法不妥。随后站内警察与大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