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飞过童年的蜻蜓 散文

川江都市报 2020-08-05 00:35 大字

◎刘佳琳

细读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童年时在家乡捉蜻蜓的欢愉画面。

捉蜻蜓最好是在清晨,因为那时的雾气重,空气湿度大,会有很多露珠挂在枝叶上,家乡的庄稼或是野草上,往往会有蜻蜓落在上面。

蜻蜓是非常敏锐的,捉蜻蜓的动作必须要“稳、准、轻、快、巧”,蜻蜓落在枝叶上,看似像一个安静的老者,实际它非常灵动轻活,所以,捉蜻蜓都是哥哥来完成的,哥哥总是在发现蜻蜓后,挥手示意我们别再出声。他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看准蜻蜓的翅膀,轻轻地抓住它,蜻蜓往往会想逃,这时,就要两只手一起把蜻蜓的翅膀捏住,力量要非常轻,因为蜻蜓的翅膀薄如蝉翼,很容易受伤的。每次我们都不多捉,不然会被奶奶骂的。

蜻蜓被捉回家里,我们就把它们放在纱窗上,那里有光亮,蜻蜓会静静的趴着,偶尔飞几下,又落在纱窗上。我最喜欢看蜻蜓的复眼,圆圆的像水晶、像玛瑙。我最喜欢的是红蜻蜓,全身鲜红色的,翅膀带有浅浅的红。在绿意满满的夏天,它就像是穿上红裙子的美少女一样,翩翩起舞,引人注目。

晚上,为了证明蜻蜓是吃蚊子的,我和哥哥们把蜻蜓“带”进蚊帐,想一探究竟。可是,每到月悬高空时,我们也进入了梦乡。蜻蜓到底是如何捕捉蚊子的,我们从未亲眼见证。

第二天,蜻蜓就被我们放飞了,消失在我的目光中,我的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舍。

在那个年代,蜻蜓伴随着我的童年,而童年的记忆中,蜻蜓就是斑斓的梦。现在,时光飞逝,我已是中年人了,少了童年的纯真,多了童年的记忆,感谢蜻蜓装点了我的童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新闻推荐

父母的控制欲:视子女为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重生机会

原创壹心理主笔团壹心理来自专辑原生家庭笛子|作者欧小宅|编辑《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图源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