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尊重成长规律别让孩子的童年只有“成功”

农村大众报 2020-08-03 14:39 大字

快乐足球。(新华社发)前段时间,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因是视频中的“16岁天才少女”一天能写2000首诗、300首词牌以及15000字小说。

“神童”之所以“神”,一方面或确有过人之处,天生聪颖,能够比常人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更多的“神童”背后,都有着一个深藏功利心的家长。

望子成龙本无可厚非,但部分家长偏离了成长规律,违背常识和科学观的育儿经,反而会抑制孩子的兴趣禀赋。童年没有第二次,那些本应无忧无虑、健康快乐的童年,如果被家长剥夺了,换来的只有无法追回的遗憾。

十年树木,一年结一次果,是大树自然成材和产出的规律。同理,现代教育思想及体系,是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总结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人为制造“神童”,则是违背了现代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让孩子提前掌握了许多知识技能,但也抑制了孩子的天性。违背教育理念、脱离社会发展规律,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神童”,大多都已杳无音信。

一颗平常心,对于家庭教育而言至关重要。孩子在成长中是否算得上所谓的成功,不能简单用社会功利思维来评价。在孩子的成长期,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深入了解社会、自然,培养孩子广阔的视野,才能发掘自身爱好及特长,找到自身定位、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在家长的选择下早早“深耕”于一些专业领域,只和课本、试卷、习题和那些“成功学”为伴,即便成了一时的“神童”,也会付出童年成长缺失的代价,更不意味着漫长人生中就可以一直“神”下去。(陈曦)

新闻推荐

部分童书被质疑美化自杀、涉黄涉暴 今天该给孩子看什么书?

2019中国童书博览会现场。郭俊锋图(人民视觉)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3日消息,近来,有部分童书相继陷入争议旋涡,被质疑“美化自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