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大学强制全校学生卖保健品 卖不出8盒就没学分

济南时报 2020-07-30 13:52 大字

“暑期社会实践怎么成了‘卖肽’?”“销量与学分和评奖评优挂钩?”“产品是否具有合法合规资质?”暑假期间,温州商学院部分老师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销售保健品“优健肽”,引发舆论关注。

社会实践变成关乎学业的“营销考核”,专家认为,消除商业利益等“灰色地带”,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社会实践“立规”。组织大学生卖货引争议

暑期实践活动是温州商学院的传统项目,每年大一的暑假,所有学院都会策划不同的实践活动。“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要求大一学生卖‘优健肽’,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不满。”温州商学院大三学生邱杰称,特别是把学分和“卖肽”销量联系起来,更让人反感。有大一学生说,校级团队的硬性要求是一个人卖出8盒,不然就没学分。

邱杰口中的“肽”全称为“优态健源胶原蛋白肽固体饮料”,是温州优健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州优健肽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产品。其介绍称,该产品功效强大,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全部都可以服用。

据报道,今年5月,温州商学院与温州优健肽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准备合力打造优质创业实践平台和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把创业实践项目按照企业化运作,但学生们并不买账。有人质疑,到底是商学院,还是“肽学院”,“凭什么强制大家参加?”

7月24日,温州商学院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表示相关报道“严重失实”,称不存在销量与学分挂钩等强制要求的情况,但不排除个别师生所为。目前,该声明已被发布者删除。

“没有办学特色,学校就没有竞争力,创业教育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温州商学院党委书记、执行校长周湘浙表示,学校创办人把自有产品作为教具,是想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营销过程。“但不排除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个别教职工、学生对有关文件理解存在偏差,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造成学生误解。我们将努力改进,不断完善。”

据了解,该校一位老师因涉及此事已被问责。

社会实践为何成了“灰色地带”

记者调查发现,舆论对上述事件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学校让学生为商业产品背书的行为上,认为学校没有做好社会实践的管理审核工作,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实际上,我国大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管理,仍有一些“灰色地带”需要廓清。

浙江省教育厅“教育之江”特约评论员胡欣红认为,学生社会实践乱象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别有用心,强制或半强制地让学生去做免费或低价劳动力,为学校利益相关方背书;还有一类是随意而无效的,表现为组织性差、安全保障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接轨”没有做好。

乱象的背后,往往是“利益”在作祟。

大学生阶段,一方面是缺少专业有效的社会实践项目,学生发展空间狭窄,另一方面是以社会实践为名头的“打工”“实习”大行其道,学生屡屡被骗。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章跃洪说,职业院校安排学生到工厂实习的情况较为普遍,不排除有学校借此名义把学生当劳动力,而学生往往很难从中得到进步和收益。

“有些学校觉得社会实践缺乏载体,让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单位去体验一下,游走在政策边缘,是小问题或者没问题。”胡欣红说,这其实有悖教育的初衷。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社会实践,本质目的都是育人,而不是利益交换。

为社会实践“立规”迫在眉睫

专家认为,学生社会实践之所以长期存在问题和争议,与我国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的规章有关。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保障受教育者的权利,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目前对于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规定,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部门规定。“这些规定多为指导性意见,不少条款操作性不强且仅对教育系统内部有一定的约束力,但社会实践并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

哪些机构可以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中介?哪些机构具有进行大学生教学实习的资质?大学生的实习报酬怎样确定?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章法可依。

“多部门联合出台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法规十分必要。但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主体,还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特别是学校,一定要本着立足长远、育人为本的思路当好‘把关人’角色。”胡欣红说,学校要真正花心思,盘活资源,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规划,由此产生的效益是长远的,形成特色品牌后也能让学校的美誉度上升,从而赢得口碑,“当然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

(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

新闻推荐

毫不动摇坚持公立医院要姓“公”

看病就医,是百姓日常生活一项大事;公立医院,更是这件大事中的“主角”。近日,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