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封 面 评 论对于过错离婚滥用“庭前调解”就是灾难

华西都市报 2020-07-26 03:39 大字

封 面 评 论 □蒋璟璟

近日,河南商丘一女子不堪家暴跳楼后1年仍无法离婚的新闻登上热搜。在监控视频中,当事人刘女士被丈夫拖拽头发暴打、扇耳光。为逃生,刘女士从2楼跳下,致双下肢截瘫。据悉,刘女士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后,却被告知因男方不愿离婚。今年7月14日第一次开庭后法院要求调解。刘女士称,法院的意见是,如果男方不同意离婚,女方要求离婚,那意见不统一,并且认为家暴事实不确定。(中新社)

就社会整体来说,“离婚太容易”是个问题;而对特定个体而言,“离婚太困难”则是更大的问题。一场失败的婚姻就是一场噩梦,很多时候甚至要以命相争、遍体鳞伤。刘女士曾因不堪家暴愤而跳楼,但谁曾想,过了一年之久,她还是无法离婚……这完全就是悲剧。

早就提起的离婚诉讼,诡异卡在了“调解”环节。法院迟迟不判决离婚,理由有二,其一“男方不同意离婚,双方意见不一致”;其二,“家暴事实不确定”。特别是后者,简直是匪夷所思。有视频有真相,这都不足以作为“家暴”证据,试问什么才是证据?再说“双方意见不统一”,这更不是拒绝庭审、执着调解的理由……若是“意见一致”直接就协议离婚了,根本不会走到“诉讼离婚”这步。涉事法院枉顾自身职责消极履职,这严重违背了司法专业主义。

女子不堪家暴跳楼后1年仍无法离婚,太多的不合常理,但若是对于基层法院生态有所了解,便又不难理解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全社会关于“离婚率太高”“离婚太容易”的舆论表达,同样给司法系统构成了无形影响,这客观上使得法官在审理离婚案时趋于保守、审慎,调解劝和往往被置于优先于庭审判决的位置。而除此以外,迫于对“调解率”“结案率”等指标的考核压力,对于“相对事小”的离婚案一刀切先行调解,也成了不少地方法院的惯用做法。

当法院无法从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角度出发,公允、理性、严肃地对待一起离婚案件的审理,那势必难免会酿成“女子不堪家暴跳楼后1年仍无法离婚”的怪诞结果。须知,“和稀泥”不该是法院的行事逻辑,“和事佬”也不应是法官该扮演的角色!对于存在家暴、恶习等情形的过错离婚,法院必须担起责任、当机立断,第一时间拯救受害者于苦难,以公允的判决彰显正义、捍卫权利。

新闻推荐

处级干部偷拍女租客被拘 山西文旅厅回应:免职处理

针对山西省文旅厅一名处级干部出租房屋并安装偷拍设备以偷拍女租客的事件,7月24日,山西省文旅厅发布消息称,经研究决定,已给...

 
相关推荐